“我剛才看到這位老前輩,她就是我們的老將軍甘祖昌的夫人龔全珍,她今年90多歲了,我看到她以后心里一陣陣的感動。”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全國第四次道德模范人物時對91歲老人龔全珍同志的一句問候。之后習總書記向全場300多名道德模范介紹了她,一時間會見大廳人聲鼎沸,紛紛向老人行注目禮……一句問候、一聲關懷拉近了總書記與現場所有人的距離。總書記的一句感動,還道出了一個非常尋常的道理:尊老愛幼。但這個道理從總書記的口中一出便為全國人民作出了表率。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
俄國的列賓曾經說過:沒有原則的人是無用的人,沒有精神的人是空虛的廢物。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需要一種精神力量來支撐。精神力量來源哪里,無疑是信仰。《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無疑更需要我們當代人從91歲老人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龔全珍同志91歲高齡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一位老人讓人尊敬和羨慕。有報道稱,甘將軍離世后,她曾在縣幸福院生活過五年,可在那里她從不把自己看作被照顧對象,而是和護工一樣打掃衛生、照顧別人,還自己掏錢為其他的老人買營養品。相比之下,又有多少人離、退休之后早早地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又有多少人為一己私利而憤憤不平。而她且在踐行著一個革命者的理想與信念,用自己的行動去圓一個老革命者的人生“夢”。
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
“世界上惟有兩樣東西讓我們深深感動,一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這是德國哲學家康德的一句話名言。我們要重拾中華民族寶貴的道德情操,離不開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信仰。
身為全國道德模范的龔全珍,在她的生活里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做共和國開國將軍的妻子。龔全珍經常說:“我沒有特殊身份,但有一份特殊責任,就是要把甘老的精神傳承下去。”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記得老人家去了多少地方、做了多少報告,但大家都記得,她從不要一分錢報酬,還經常自帶饅頭或面包,就著白開水當午飯。就是這樣,她幾十年如一日,她兢兢業業地履行職責,嘔心瀝血教書育人。生活并不富裕的她,經常捐款捐物幫助貧困學生。她為農村中學捐收送教,她與貧困學生結成幫扶對子。十幾年來她捐助的學生達百人之多,捐款金額10余萬元。事例一件件、場景一幕幕無不讓人心生敬畏、心生感動。而她身上所體現出的那種精神信仰的傳承正是值得我們億萬中國人民去學習、去踐行。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習總書記不僅用自己的行動為全國人民做了表率,他的一個小道理更讓龔全珍老人的精神化成為一種民族精神、民族力量——榜樣的力量!(特約評論員高翔熙)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1解讀“道德講堂”
- 2013-10-31守“規矩”是文明道德的大事
- 2013-10-31模范 讓道德回歸人性本位
- 2013-10-31餐費隨意 道德不能隨意
- 2013-10-31培育道德還需多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