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10月31日訊(本網記者 陳則周 通訊員 陳仁杰)今年80歲的印度尼西亞籍華僑陳桂英女士幾十年來的“尋親之夢”,近日在福清市宏路僑聯的鼎力相助之下終于圓夢。第一次與親人相見,專程來福建尋親的陳桂英一家三代人喜極而泣。
不久前,陳桂英老人在兒孫輩陪伴下,來到了福清市宏路街道僑聯分會。她的兒子林義興拿出一張寫著“福清市宏路鎮武澱村石竹山對面”字樣的紙條,對僑聯分會主席陳行貴說,他們一家三代人旅居在印尼,他的爺爺林免拇在1927年到印尼謀生,除了僅有的一次探親之外,直到去世再也沒有回過故鄉。爺爺臨終前對父親說,自己在福清還有一個同胞兄弟,囑咐他有機會一定要帶全家人回鄉謁祖。
林義興說,1998年,父親曾帶領全家回福清尋根問祖,找了許多的村落,卻沒能找到祖籍地。2005年,父親臨終前把尋親的“憑證物”交給了他,希望他繼續尋親。2008年,林義興再次還鄉尋根,依舊無果而返。這次,他們再次來到了魂牽夢縈的福清,先后到過紙條上所寫“石竹山對面”的金印村、梧店村、東張水庫等多地,均無結果。最后只好找到僑聯。
聽了林義興等人的介紹,陳行貴有點懵了,這“無名無姓”的親人該怎么找啊!他接過遞來的那張紙條,按書寫的地址結合福清方言,判斷“武澱村”應該就是“梧店村”。“但為何在此找不著人,會不會與其他發音相似的村落混淆呢?”
憑著多年的工作經驗,陳行貴想起了石竹山腳下的真豐村,過去也叫“真武店村”,發音與“武澱村”相近。想到此,陳行貴一邊安慰印尼鄉親,一邊立即電話聯系真豐村的朋友。當得知真豐村有一位僑屬林豪鑾,也在四處打聽印尼親屬的下落時,陳行貴非常激動,立即帶上林義興一行直奔真豐村。
在84歲的林豪鑾家中,雙方拿出了各自保存的“身份證明”,證明了他們是同宗同源的一家人。從未謀面的親人相擁而泣,場面十分感人。
林豪鑾說,他至今還記得以前困難時期,他們家還收到過伯父從印尼寄回的米面、花生油和現金等,因此,他和家人常懷著感恩之心,四處打聽伯父一家的下落。“沒想到,在僑聯部門的幫助下,終于圓上了跨越八十多年、三代人的尋親夢。”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9-295齡童隨母買菜走失 熱心群眾為其報警尋親
- 2013-08-29接過尋親重擔 相隔120年臺灣親人終回晉江謁祖
- 2013-08-26小孩結伴公園出游迷路 石獅熱心民警幫忙尋親
- 2013-07-18汶川地震傷員尋親到漳州?原來是找他的護士媽媽
- 2013-07-12四川少年流落福州街頭 "福州好人"助其踏上尋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