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圓圈 圈定保護范圍
泉州府文廟是我國東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孔廟建筑群,包含宋、元、明、清四代建筑形式。2001年6月,文廟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起,泉州府文廟文物保護管理處委托陜西省文化遺產保護規劃設計院制定保護規劃,幾年來數易其稿。今年年初,獲國家文物局發文批復。
文廟所在區域為古城片區,其規劃的制定參考了《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如,泉州古城城市空間考慮到小尺度、小比例、小體量的建筑尺度,文廟區域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建筑層數也被要求控制在三層以下。
根據方案,文廟的保護區劃為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其中建設控制地帶分為一類和二類,保護區劃總面積為13.54公頃,最重要的保護范圍為3.59公頃。
周邊建筑 分期分批改造
方案將保護規劃期限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近期為今年至2015年;中期為2016至2020年;遠期為2021年至2025年。
文廟周邊建筑被指規模、色彩與文廟古建筑嚴重沖突。如,目前一層臨街商鋪建筑高度超過文廟,且距文廟建筑太近,存在消防隱患。東側華僑大廈及泉州中旅建筑過高,形式現代化,破壞了文廟原有的孔廟、府學、祠堂三合一的格局。
規劃指出,文廟西側民居應以三層以下建筑為主;在保護范圍區域內,將拆除、搬遷危害文廟安全或影響景觀風貌的建筑物。在建設控制地帶,計劃對環境風貌有影響的建筑進行分期分批改造,使之與文廟環境相協調。
泮宮老屋頂 將永久展示
本月底,泮宮牌樓修繕工程將完工,原有的鋼筋水泥仿木結構屋頂將整體挪至文廟廣場欞星門與蔡清祠中間原有的草坪上。今后,22噸重的大屋頂將在這里永久展示。
泉州府文廟文物保護管理處何主任說,原來的門樓是1914年由南安愛國華僑李功藏捐建的。大屋頂記錄了泮宮古建筑的歷史,永久展示可以讓人們了解民國早期如何在古建筑上使用水泥材料,最大可能保留門樓的歷史信息和文物價值。
22噸重的龐然大物如何挪至百來米外的草坪上?何主任說,會在路面上鋪設大塊的鐵板,用滾軸一點點地挪動過去,移動的工程在本月底至下月初進行。
文廟主體建筑大成殿修繕,近期也將啟動招投標,最快年內動工。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24聽我講文物
- 2013-10-15福州上下杭90多處文物單位將修復 啟動安防技防施工
- 2013-09-27福建省文物人為破壞時有發生
- 2013-09-06處處傳奇的晉江千年古村 探秘潘湖村文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