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自4月啟動以來,引起了社會各行各業的高度關注。318名道德模范候選人,318個感人故事,318種不同人生,都詮釋著同一個含義——好人!不僅如此,今年道德模范評選活動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那就是318名候選人中“90后”所占的比例竟高達24位。
提起90后,公眾的最直觀印象就是叛逆、瘋狂、非主流,也可以說是“垮掉的一代”。但就是在這種表面現象的背后,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那些奮不顧身、行走于道德模范前線的“90后”身影。火中救人的“最美姑娘”葉霄雯、“正氣男”周傳金、一個人一把鋤頭扛起一個家的吳林香、捐獻肝腎的12歲女孩何玥……一切的一切,都向社會表明:今天的“90后”中,依然存在著眾多勇于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青年才俊。
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們這個社會確實需要每一個人都攜起手來,在他人遭受困難之際扶一把、拉一把。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每一次付出收獲的將不只是一句謝謝,更是一個誠信友愛的大社會”。“90后”道德模范的涌現,已經表明這種自發、自覺追求善良美德的力量,仍然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主流。
這些90后雖然有著不同的身份,但他們都有一顆充滿勇敢而又善良的心,他們或者用愛、或者用誠信、或者用勇氣、或者用堅持……總之,他們用他們身體中最可貴的品質融于周遭,幫助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在一座文明城市里,好人就是社會的道德標桿,這些“90后”就用自己的言行詮釋著真善美,為一座座城市傳遞著正能量。
當然,這些道德模范只是“90后”群體中的典型代表,其身后還有著更多默默無聞的“90后”們為社會獻著愛心、做著善舉。在他們身上不僅傳承著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更體現著一種對社會的責任感。這些“90后”樹立起來的道德標桿,足以讓那些“作壁上觀”、無動于衷的人無地自容。
古語有云,“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如果把每個默默行善的中國人比作平凡的一滴水,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那么這一滴滴水一旦匯合起來,就足以形成攪動時代精神的大潮。筆者深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若這些“90后”散發出來的正能量能“照亮我們的心靈,驅散我們前進中的迷茫”,“中國夢”的實現必將不再遙遠。(楊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9-26別讓“哄搶”鬧劇弄丟了道德文明
- 2013-09-26道德繁星 閃耀光芒
- 2013-09-26"90后"道德模范 時代的驕傲和自豪
- 2013-09-26背《道德經》贈送門票 清源山擴大宣傳新舉措引熱議
- 2013-09-26第三屆福建省道德模范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