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警方宣布,涉嫌編造“情婦舉報公安分局長”“中石化非洲牛郎門”謠言的傅學勝被刑拘。這是全國公安機關集中打擊網絡有組織造謠傳謠違法犯罪活動專項行動的最新進展。去年12月30日,有網帖爆“中石化非洲牛郎門”,稱某公司利用“非洲牛郎”對負責招標的中石化一女處長實施性賄賂,得以中標并獲利40萬美元。今年8月5日,有網帖稱,上海市金山區副區長、公安分局局長馬某貪污20多億元,擁有60多處房產,包養10余名情婦,并殺害企業家黃某。上海警方查明,這兩個網帖內容皆為謠言。
依法對網絡造謠者進行嚴懲,既有助于凈化網絡環境,同時,也督促廣大網民朋友加強自律,即便是在相對虛擬的網絡世界里,也絕不能信口開河、無中生有,而應當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可以說,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里,越來越多的公眾都習慣于通過網絡發出自己的“聲音”,無論是百姓遇到一些困難與問題需要解決時,還是對一些問題官員進行投訴舉報時,大家都可以通過網絡來表達自己的訴求。當然,如果大家都能夠在法律的框架之下,依法表達訴求,這無疑是一件好的事情,同時,這也自然是力促社會和諧文明的強勁力量。
實際上,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廣大官員們都高度重視“網絡聲音”,“網絡問政”更是逐漸成為了一種向好風氣。然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他們或是為了謀求經濟利益,或是為了博取公眾眼球,不擇手段地通過網絡制造各類謠言,有的網絡謠言對一些無辜官員惡意中傷,有的網絡謠言引發了公眾的焦慮恐慌,有的網絡謠言甚至引發了公眾的騷動和群體性事件……在這樣的情況下,重拳出擊打擊網絡造謠者,可謂是民心所向、百姓期盼。而近一段時期以來,多位網絡造謠者紛紛落入“法網”,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隨著多位網絡造謠者落入法網,既消除了公眾心頭的疑云,同時,也提醒廣大的網民朋友,網絡世界雖然是虛擬的,但大家的每一句發言,都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因此,萬萬不可在網絡上胡言亂語,更不能觸及國家的法律法規。此外,重拳出擊嚴懲網絡造謠行為,這也是對廣大網民的善意保護,從而避免更多不實網絡信息干擾視聽、影響公眾判斷。(陳國琴)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9-23網絡呼喚創新管理
- 2013-09-23網民應成治理網絡謠言主力軍
- 2013-09-18福州更新155輛國Ⅱ公交車 公交專用道有望形成網絡
- 2013-09-06愛傳百家 尋找身邊的感動(大型網絡互動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