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好老師:堅守鄉村三尺講臺 共筑少年中國夢 2013-09-10 09:00? 羅玉文?來源:閩西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用愛堅守山里的學校 許家朝老師在指導學生做作業。 漳平市靈地中心校 許家朝的“夢”: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讀好書走出大山,成為有用人才。 □ 通訊員 陳曉霞 文/圖 9月2日,在漳平西北偏遠的靈地鄉,村民聽說要采訪靈地中心校許家朝老師,紛紛介紹說:許老師在這山村里教了30多年書,培養了一批批孩子;他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從工資里擠出錢來,幫學生求醫買藥、買學習用品……言語之間,充滿著對許老師的敬愛之情。 易坪村是靈地鄉的一個小山村。1976年8月,高中畢業的許家朝在家鄉易坪小學當了民辦教師。第二年,由于他父親不幸病逝,作為家庭唯一的勞力,許老師離開他心愛的三尺講臺,當了三年農民。 1980年,當時的學區領導找到了許家朝,請他重回易坪小學當代課教師。消息一出,他的家人都勸他拒絕,說別人連“民辦”都不干,你何苦去撿個“代課”的呢?但是,許老師卻不這么想。他對弟妹們說:“你們算算我們村有幾個高中畢業生。我不當老師,誰來教家鄉的孩子?”就這樣,他在大家不解的眼光中成了易坪小學的“代課”老師,這一“代”就是十七年。 2006年,許老師的妻子因操勞過度而身患絕癥,在手術后一年便撒手人寰,離他而去。這時,恰逢校點聯辦,易坪小學只剩他一個老師了,十來個學生卻分兩個年級。教學任務更繁重了,每天從早到晚,每節課他都必須自己上,每件事他都必須自己處理。為了讓幾個“午膳生”中午能吃上熱飯菜,他還長年累月為他們熱飯燒菜。 學校出現“留守兒童”了,許老師更是自然地擔當起孩子父母的責任。2005年春,父母在廈門打工的黃某娟有一天肚子疼得直打滾,許老師急忙把她送到鄉衛生院,并預交了醫藥費。當知道她患了急性腸炎須掛瓶幾天后,許老師就每天早上送她到衛生院,然后回去上課,放學了又趕來接她回家,直到她康復。開始,醫生護士以為他是孩子的父親,后來才知道他是孩子的老師。衛生院的醫護人員贊嘆道:“對待學生像親生孩子,多好的老師啊!” 30多年來,許家朝正是這樣無怨無悔地堅守在山村小學,用愛心滋潤著山里的每一個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