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書香是“全民功德”
http://www.caoliu14.com?2013-08-20 15:14? 李泓冰?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8月溽熱,滬上卻展開了一場盛夏里的閱讀狂歡。“流著汗捂著書露出笑容”的上海書展,特別是周末夜場人流洶涌的動人場面,讓都市魅力獨具。
上海書展10年了。都以為今年的上海書展勢必要大張旗鼓慶賀一下,主辦方卻出人意料地取消慶典,甚至連年年都有的開幕式也告闕如,直接打開大門面向讀者,首次在書展期間天天開放夜場,名流大家齊聚上海,微博微信現場直播,一部《朱镕基上海談話實錄》就賣得火爆、聊得熱鬧……
以讀者為本位,讓書香彌漫城市,這本是全民閱讀的真諦。
確實,國人的閱讀習慣不彰,一直令人汗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全世界國民閱讀書籍數量排名第一的是以色列,平均每人一年讀書64本,而在中國扣除教科書,平均每人一年讀書1本都不到。最近網上熱傳的一位“印度工程師”的文章《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更讓人無地自容,愧對祖先——“中國是一個有全世界最悠久閱讀傳統的國家,但現在的中國人卻似乎有些不耐煩坐下來安靜地讀一本書”,“一位法國朋友問:為什么中國人都在打電話或玩手機?沒有人看書!”
是的,為什么呢?曾經崇尚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中國,一個號稱最重視教育的國度,年輕人卻倉促陷入了微博和微信的流行時尚。也許,落后太久的中國,對追求速度有一種異乎尋常的渴望。一切都要快,“速度見”、“速度回復”比比皆是,“快餐文化”、快餐式獲取信息的方式,大行其道。但是,片面追求速度,不論對于經濟發展還是文化進步來說,都將是致命的隱患。從浮躁到煩躁,從拒絕閱讀到教養缺失,甚至某些地方焚琴煮鶴的決策,以及社會戾氣的四處游走,笑貧不笑愚、紙不醉人唯金迷人的拜金主義,都和全民閱讀的式微有或遠或近的因果關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7-31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書香社會 成就富國強民“中國夢”
- 2013-06-30歲月嬗變,書香安在?——探訪建陽書坊文化古街
- 2013-06-22福州市舉辦“風雅書香行·民俗端午情”主題活動
- 2013-05-27浦城縣檢察院開展“書香八閩檢察風”讀書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