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教養”從何而來
http://www.caoliu14.com?2013-06-14 15:23? 范正偉?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么?
幾年前,一位市長在大學演講中曾說,“不少中國人受到過教育,但沒有教養……有教養比拿到文憑更重要”。話雖刺耳,卻非無中生有:我們有多少人,一定要有人干涉才會自覺排隊;有多少人,在公交地鐵上撞了別人連句“對不起”都不會說;有多少人,闖了紅燈還振振有詞“要你管我”……更重要的是,有多少人意識到了隱含在這些“小事”中的意義和價值?
今天,物質生活日漸豐裕的中國人,正面臨“有了錢又怎樣”這樣一個問題。比如,當我們擁有了智能手機以后,是否能優雅地使用它,而不用它偷拍亂拍、驚擾他人?當我們以車代步后,是否會文明地駕駛它,而非無視規則、橫沖直撞?當我們出國旅游時,是否會注意形象,而不是隨心所欲、大聲喧嘩?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卻反映著一個人的文明素養,也檢驗著一個國家的內在品質。
在這個意義上,做一個有教養的中國人,比做一個有錢的中國人更為重要。有了教養,學生即便不能成為國之棟梁,至少也能心地善良;有了教養,無論成功與否,國民都會有“謙虛而不自卑,自信而不傲慢”的氣度;有了教養,國家自能保持一分優雅從容,成為一個被人歡迎、受人尊敬的大國。
中國人向來不乏學習的能力。每年高考后,都會涌現一股“狀元熱”。許多學校和機構都邀請“高考狀元”分享學習心得、成才經驗。其實,不管成績如何,黃子恒、陳瑾這兩位考生同樣值得邀請,講講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尊重、什么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蛟S,聽課的還應該包括許多大人和成功人士。一個現代公民,首先要培養一種心智健全的完整人格;一個“禮儀之邦”,尤其應該懂得“教養”之于現代中國的意義。(范正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6-14我們的“教養”從何而來
- 2011-08-23不要用“否定”來教養孩子 勿忽視孩子情緒發展
- 2011-03-24好外婆教養有方“隔代教育 ”也能培育出優秀娃
- 2010-10-25心理咨詢:寶寶性格孤僻源自教養不當
- 2010-07-12教養應從細節規范開始 讓孩子帶著禮儀走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