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教養”從何而來
http://www.caoliu14.com?2013-06-14 15:08? 范正偉?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一個現代公民,首先要培養一種心智健全的完整人格;一個“禮儀之邦”,尤其應該懂得“教養”之于現代中國的意義
這幾天,兩則與考生有關、與高考“無關”的新聞,激起人們心底的波瀾:
一是高考前20分鐘,在四川宜賓一中考點,一女生因痛經在考場內昏迷,同一考場的黃子恒發現后,立即抱起這名同學往校外跑,找到警察將女生送醫。
一是江蘇宿遷高三女孩陳瑾,在目睹媽媽闖紅燈并對交警出言過激后,給交警寫了一封致歉信。高考結束后,當地交警特意登門看望了這位女孩。
“中國好考生”、“提前的滿分作文”、“向致歉女孩致敬”……在今天,這樣的故事之所以感人,不僅因為它隱含著“小孩可以成為大人老師”的邏輯,還在于新聞的主角是爭分奪秒、心無旁騖的高考生。
在人的一生中,改變命運的高考也許只有一次。倘若沿著“有用沒用”的功利思路,秉持“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的成功哲學,兩位考生的選擇,也許顯得“涉世未深”。但恰恰是關鍵時刻的這些舉動,帶給人們意料之外的感動,同時告訴我們,成才之外,還有成人;成功之外,還有教養。
太多時候,我們過于癡迷“成功”了。如今市面上,有關成功學的書籍可謂汗牛充棟,然而對于成功的定義,卻往往千篇一律,不是財氣襲人,便是高人一等。反過來,在贏者通吃的邏輯下,成功又仿佛可以為一切價值正名:電影里,創業成功了,一切不合理的情節,頓時順理成章;生活中,成名成家了,許多修養缺陷變得無足輕重,甚至還閃耀起了“個性”、“品位”的光芒。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8-23不要用“否定”來教養孩子 勿忽視孩子情緒發展
- 2011-03-24好外婆教養有方“隔代教育 ”也能培育出優秀娃
- 2010-10-25心理咨詢:寶寶性格孤僻源自教養不當
- 2010-07-12教養應從細節規范開始 讓孩子帶著禮儀走向社會
- 2010-06-01(身邊的感動)不離不棄教養20余個殘障兒童的閻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