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文化遺產:困境中的遺產 2013-06-14 10:30?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
世界遺產是我們祖先與大自然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一旦遭到破壞,將難以再生。 目前,共有38處世界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它們不僅面臨自然災害、年久腐變等問題的挑戰,同時也遭到了戰爭、極端宗教、城市化、非法盜掘、失控的旅游業等人為因素的威脅。現今,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尤其面臨嚴峻挑戰。在教科文組織《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中,去年“擴容”的5個遺產均為文化遺產,其中大多數位于亞洲、非洲和美洲的經濟欠發達國家。由于相關法律不夠健全、政府資金投入少、社會保護意識弱,這些國家的文化遺產狀況堪憂。此外,部分國家的政府或企業著手保護開發歷史遺跡時認識比較片面,缺乏長遠規劃,過度強調短期經濟價值,對本就脆弱的文化遺產進行掠奪式開發,反而造成嚴重破壞。拋棄歷史的前進,終究是無本之木。國際社會有責任關注文化遺產,確保人類的歷史財富得到傳承,共同保護人類的精神家園。 這是2008年10月19日拍攝的柬埔寨北部與泰國交界處的柏威夏寺。位于柬泰邊境的柏威夏寺始建于公元10世紀,柬泰兩國在歷史上都宣稱對柏威夏寺及其所屬區域擁有主權。1962年,海牙國際法院裁定柏威夏寺歸柬埔寨所有。2008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柏威夏寺為世界文化遺產。柬泰圍繞這一地區的主權爭議再次升溫,并多次發生武裝沖突。新華社記者曾毅攝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