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貢王祈福撒鹽米驅邪 詔安別樣民俗全國獨有 2013-06-14 08:57? 黃穎 戴江海?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大雨連連,詔安南詔鎮北關社區里,走貢王習俗照常進行。村民們抬著神像,連走5小時。 |
沈世紀的大王像需要12個壯漢抬 東南網6月13日訊(海都報閩南版記者黃穎 戴江海文/圖)大雨連連,詔安南詔鎮北關社區里,走貢王習俗照常進行。村民們抬著神像,連走5小時。所到之處,撒鹽米驅污邪,家家擺桌祭拜,不時打上一杯午時水(午時取的井水),回家煮飯祈平安。 這一習俗全國獨有,距今已有400余年,出游的是陳元光部將沈世紀和李伯瑤。隊伍行進,不時有信眾奉上綠豆湯、西瓜等,讓游神的人解解渴。 鹽米午時水開道神斧不離大王身 昨天上午11點,走貢王的隊伍抬著沈世紀及其部將的神像,從真君廟里出發。在隊伍最前面,一人提著一桶鹽米,一人挑著兩桶午時水,手里拿著由榕樹葉、柳枝等綁成的枝條,在前面開路。游神時,要邊走邊撒鹽米驅污邪。而沿途的村民,有的會打上一杯午時水,回家煮飯,祈求平安。 在鹽米、午時水之后,是兩面懸掛“金”字旗幟的馬頭鑼,邊走邊敲。接著就是真君廟的廟旗、“合社平安”牌、沈世紀的四十二樣武器。其后是由小孩捧在手上的神像。隊伍最后,才是沈世紀大王像的儀仗和神像。一人多高的大王像,需要12個人同時抬著走。 走貢王隊伍每到一處,較小的神像就要擺到家家戶戶的供桌上,接受祭拜,而大王因為身軀較龐大,穩坐在路邊,接受祭拜。 當地退休教師許杰南介紹,大王像前面的兩把神斧,是沈世紀平蠻時用的武器,地位很高。走貢王時,神斧要緊跟大王像,不與其他武器擺放在一起。在神斧上面,懸掛著符紙,插著香。一些游神隊伍到不了的小巷子,就由神斧進去走一遭,辟邪除穢。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