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吃”拷問良知
http://www.caoliu14.com?2013-05-07 16:56?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個簡單而樸素的道理,也是使人類社會發展、文明延續的基本推動力。在人類社會中,個人作為人類的一分子而存在,個人的生存安全、物質利益、精神生活都是相互依存的。人與人之間應該是相愛的,人人都應該在自己的職業范圍內體現道德,應該在社會上愛他人,這也體現了社會的和諧。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將心比心、良善待人,那么人與人之間就會減少矛盾,減少怨恨,減少互相損害。要做到這一點,人的道德文化素質十分重要,所以,提高人的文化知識水平,提高人的道德素質,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古代十分重視“禮”“樂”的教化,“禮”和“樂”的社會功能其實都是能使之與人保持和諧與協調,使人的內心保持平衡,從而使人的精神與行為比較合乎人性的要求。
拿出自己的仁心和誠心,讓人心和人性回歸正常,才能托起良善社會的希望。(華 羽)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3-26“習慣性侵權”期待商家良知覺醒
- 2012-11-09見義勇為受益人答謝制喚醒了社會良知
- 2012-09-11教條化解讀見義勇為是對良知的玷污
- 2012-08-02舌尖上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