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食品安全還需改進社會治理
http://www.caoliu14.com?2013-05-07 16:56? 丁永勛?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我來說兩句
食品安全問題由于事關民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已經上升為重要的民生問題和政治問題。種種跡象表明,一場高規格的“食品安全保衛戰”正在打響。最高法和最高檢專門就辦理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作出詳細解釋,明確使用“地溝油”等加工食品最高可判處死刑;公安部也公布了“摻假羊肉”等嚴重的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社會監督力量持續發力,一些媒體曝光了“毒生姜”等備受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
頑疾需用猛藥。兩高的司法解釋,為治理食品安全問題提供了刑法武器,也對地溝油、工業明膠等新問題進行了明確規范,很及時也很有必要。但在食品安全領域,所缺的還不僅是法律供給。實際上,制售有毒、有害食品一直是重罪,也有“三鹿”傾家蕩產、經營者鋃鐺入獄的案例。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仍有人不斷鋌而走險。
實際上,法律所保障的,是一個社會的基本底線。如果等到動用刑律的地步,嚴重后果可能已經形成。并且,能夠被發現的典型案例,一般都是比較嚴重的,也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像“毒生姜”這樣以鄰為壑的“互害”的心態,已經成了食品安全的最大敵人。
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要嚴刑峻法,更要從源頭開始的無縫監管。司法的威懾力,不僅在于法律規定的嚴厲細密,更在于違法者必然受到懲處的預期。嚴格執法監管,可以讓很多心懷不軌者不敢做壞事、不能做壞事。而實際上,每一起嚴重的食品安全犯罪背后,幾乎都有監管者的失職瀆職甚至包庇腐敗等問題。
要改變食品安全領域的“互害”局面,還要調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解決食品行業存在的制假售假、非法添加等問題,同業之間的良性競爭和互相監督,同樣必不可少。因而,保食品安全,還需改進社會治理,進一步發揮行業組織、專業機構和媒體等社會力量的作用。(丁永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6-15強化食品安全監管 補齊社會治理短板
- 2012-04-27破解個體戶困境須轉變社會治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