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要做中國“筑夢者”
http://www.caoliu14.com?2013-04-11 16:07? 劉文嘉?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知識分子理應是,也一直是中國的“筑夢者”。雖然今天泛泛地談“使命”“責任”顯得有點矯情,但在平庸年代重塑信仰和理想的力量,恰恰是“知識分子”四字的基本內涵。知識階層的理性和自覺,是一個國家邁向平等公正、文明富庶的希望;相反,如果連知識界都價值崩塌、精神潰散,“禮樂崩壞”的噩夢就離之不遠。面對“中國夢”,每個知識分子的肩頭都有著沉甸甸的分量。
如同歷史上的每一個轉型時期,今天的知識分子尤其是年輕的知識群體,不但和普通人一樣在承擔改革的陣痛,更遭遇了精神和價值上的困惑和痛苦。他們一樣為高房價所苦,為稀缺的醫療、教育資源所累,為求職晉升而深深焦慮,而這些境遇背后所隱藏的公平正義問題,則讓每個人的社會理想都不斷地在懷疑和重建、解構和重構間徘徊。
這種徘徊不應成為抱怨的理由,相反,更應成為建設的動力。所謂知識分子的自覺,其實就是明白一件事,即民族的崛起是個人成就的前提,有全體人的幸福才有單個人的美滿。在完成社會公平建制、塑造社會人文精神方面,他們從來不是可以坐享其成的群體,恰恰是被寄予厚望的中流砥柱。清醒的自覺,寬闊的胸襟,澤被蒼生的情懷,復興家國的理想,在任何年代都是知識群體最珍貴的品格,也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所在。而這樣的情懷和態度,將把個人命運和家國福祉緊緊相連,在民族大業中成就人生,在實現自我中造福大眾。
做一個中國的“筑夢者”。為更多人圓夢,中國夢才能照亮你自身。(劉文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4-09劉云山強調:推動形成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 2013-04-08“中國夢”回應了哪些重要問題
- 2013-04-03轉變文風應"言之十有" 用勤勞雙手托起"中國夢"
- 2013-04-03轉變文風應"言之十有" 用勤勞雙手托起"中國夢"
- 2013-04-03用勤勞雙手托起“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