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文風應“言之十有”
http://www.caoliu14.com?2013-04-03 17:47? 唐雙寧?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文風轉沒轉,轉得好不好,關鍵看是否“言之有物”。這個廣義的“物”,具體而言就是要體現“十有”。
一是言之有己,即有“自己”。領導干部應自己動手寫文章,寫己所思。自己列提綱講話,講己所想。文章、講話當有自己的個性與風格,不能人云亦云,套話連篇,更不能文章靠“復印機”,講話當播音員,甚至播音還播錯。
二是言之有信,即讓人相信。領導講話寫文章,不是隨便說說寫寫,是指導工作的,是影響大眾的,這就要求講話要讓人相信。先自己相信,才能讓受眾相信;自己都不相信,如何讓受眾相信?讓人相信,就要講真話,說到做到。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讓讀者和聽眾做到?
三是言之有情,即帶著感情去“言”。寫文章、講話,只有帶著感情去寫、去講,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讀者和聽眾;自己都感動不了,如何感動讀者和聽眾?
四是言之有理,即有哲理。現在一些文章講話就事論事,不善于就事論理,講了半天,讓人記不住,甚至不知所云。“理”就是高度,就是畫龍之點“睛”,就是吹糠之見“米”。有“理”很重要的是要學好“哲學”。哲學不解決任何具體問題,但學好哲學可以幫你解決所有問題。哲學是地基,專業是樓房。我們不能只打地基不蓋樓房,只打地基干什么?我們更不能不打地基只蓋樓房,這樣的樓房遲早要倒塌。
五是言之有“神”,即有神來之筆。講話寫文章,要有政治家的高度、歷史學家的深度,還要有哲學家的思維、詩人的語言。“詩人的語言”就是要有文采。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在有“內涵”的前提下,也要善于運用一些語言手法來增強感染力,當然這要適度,過猶不及。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3-28[公益廣告]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
- 2013-03-22[公益廣告]改文風 新實短
- 2013-02-28改進文風需要“破”與“立”
- 2012-12-12劉奇葆在中央新聞單位調研:要帶頭改文風展現新氣象
- 2012-08-06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 政務標準化的漳州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