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中國式過馬路”啟示重塑規則
http://www.caoliu14.com?2013-04-11 16:11? 李斌?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我來說兩句
北京市從9日起開始整治“中國式過馬路”,闖紅燈者將被罰款10元。與浙江、廣西柳州等地日前整治“中國式過馬路”一樣,這一舉措得到多數網民和公眾的支持。這種支持的背后,是公眾對重塑社會規則的期盼。
“湊夠一撮人就過馬路,和紅綠燈無關。”這看似對交通安全的漠視,實則是規則意識的缺失,折射出公眾中較普遍存在從眾心理、捷徑心態、插隊意識。一些人把“法不責眾”的潛規則當做自己的“護身符”,隨大流而無視社會規則,用潛規則代替了明規則。
規則意識缺失的問題,在當今社會廣泛存在。我們可以看到,不遵守規則的“中國式”著實不少:高速路堵車時有車輛占用應急車道,導致救援車輛無法通行;面對搭載急救病人的救護車,就有車輛不讓行,耽誤患者救治;公眾場合抽煙、大聲喧嘩、隨地吐痰,導致國外一些景區也用中文標明警示。
我們還可以看到,無論是考公務員、找工作、孩子上學,還是看醫生、買房子,甚至是買車票、找墓地,很多人一旦遇到什么事情,第一反應不是走正規渠道,而是找熟人、托關系、走后門,甚至請客吃飯、送錢送禮,唯恐規規矩矩按明規則辦事會敗給了潛規則。
一個社會的規則,應該有剛性的執行,讓不守規則者付出代價,才能讓公眾養成規則意識。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行人闖紅燈以及不走“斑馬線”會被處以5元到20元的罰款。交警部門或認為罰款數額少執行起來太麻煩、或因為擔心違法者眾難以處罰。規則長期被無視,或被“軟執行”,久而久之,規則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就是沒有落在執行上,就會慢慢變成一種擺設,自然就越來越少人去遵守規則。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4-02溫州對“中國式過馬路”開出第一張罰單 罰款5元
- 2013-03-26醫“中國式過馬路”需文火慢熬
- 2013-03-22“中國式過馬路”的反思 讓革除陋習成你我自覺
- 2013-01-11泉州一高中生背貼宣傳語 拒絕“中國式過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