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文風應“言之十有”
http://www.caoliu14.com?2013-04-03 17:47? 唐雙寧?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六是言之有趣,即風趣幽默。在適當的時候“幽它一默”,不但能“提神”,而且能更讓人理解,更讓人記住。毛澤東同志的講話為什么容易讓人記???就在于他的講話時而旁征博引,時而幽默風趣,有時看似“東拉西扯”,最后卻在開懷大笑中回歸主題,使聽眾如“醍醐灌頂”。
七是言之有典,即適當引經據典。這可以增加講話寫文章的“分量”,增加可信度,增加厚重感。說到引經據典,又不能不說毛澤東。比如他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形容“主觀主義”,引用解縉的那句“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我們讀過幾十年了,至今記憶猶新。
八是言之有“勢”,即有氣勢。你看駱賓王的那篇《討武檄文》,“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其文采其氣勢,堪稱“檄文之最”,連武則天都嘆服不已,責備丞相未能用好人才。
九是言之有“約”,即“簡約”,惜墨如金。文章講話動輒洋洋萬言,就會拒人于千里之外。越是深刻的往往越是簡單的。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在不影響表達內容的前提下越短越好。世上最短的文章莫過于雨果的一封詢問作品是否出版的信。雨果給出版商的信是一個標點符號“?”,出版商的回信是一個“!”,堪稱短文之極致,我們實在應該好好學一學。
十是言之有用,即“管用”。說一千道一萬,一個講話一篇文章最后九九歸一,就是要起作用。費了很大力氣最后不管用,不但害人,而且害己。
改作風不妨從改文風切入,因為最好改的是文風,它不需要財政撥款;最難改的也是文風,要靠真功夫。在改文風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唐雙寧)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3-28[公益廣告]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
- 2013-03-22[公益廣告]改文風 新實短
- 2013-02-28改進文風需要“破”與“立”
- 2012-12-12劉奇葆在中央新聞單位調研:要帶頭改文風展現新氣象
- 2012-08-06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 政務標準化的漳州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