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扶危濟困,樂善好施一直是中華兒女所奉行的傳統美德。我們知道,臺灣的義工團體十分活躍,形成較為濃厚的志愿服務氛圍,而廈門是對臺交流交往的前沿。王主任,據您觀察,臺灣地區在開展志愿服務方面有哪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王一青】我覺得有三個方面可以借鑒。在服務平臺的開辟上。臺灣地區的義工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零散地或有組織地到公園撿垃圾、掃落葉,到醫院陪老人聊天、陪小朋友玩游戲,到非營利組織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參與義工團體與地方中小學、地方政府部門合作開展的主題性義工幫扶行動等等。許多機構每年都會提供一些這樣的義工機會。而在大陸,雖然也設立了志愿服務隊伍,但開展的項目有限,且通常以組織上召集的形式進行,個人能自主選擇的志愿服務機會不多。
在獎勵政策的推行上。臺灣地區的《志愿服務法》明確規定,“志愿服務表現優良者,應給予獎勵,并得列入升學、就業之部分成績。從事志愿服務工作績效優良并經認證之志工,得優先服相關兵役替代役。”同時在臺灣地區,規定必須參加義工活動的學校也在逐年增多,不參加義工活動的臺灣中學生將難以畢業。而大陸對志愿者的獎勵政策對志愿者的激勵作用比較有限。
在組織運作的建設上。臺灣的義工組織運作基本上是以小組為主的模式進行。每小組有10-12人,在平時活動中因地制宜,依托社區開展救助幫扶。而大陸的志愿者通常欠缺活動自主性,依賴組織安排,所以一般只在組織有動員的幾天內忙碌一陣,而冷清一年。
【記者】:最后,能否請王主任談一談,今后在創新活動運作模式方面還將有哪些新探索?
【王一青】今后,我們將立足成立后的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推進“四有”管理。服務有平臺。在各種公共場所(如公園,醫院)開辟更多的義工服務點,為公眾提供更多更方便的志愿服務機會,吸引更多的公眾投入志愿活動中。評選有依據。制定《思明城市義工獎勵規定》,根據義工服務時間和服務業績開展星級義工評選。鼓勵中小學開設義工實踐課程,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志愿服務理念。社區有組織。實行分組活動制,將城市義工根據居住地就近分派到各個片區,以片區為單位組建活動小組,為所居住的片區提供志愿服務,為形成守望相助的社區氛圍奠定基礎。團隊有認同。積極開展聯誼性、教育訓練類的活動,促進義工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增進義工之間的情感交流,打造一支成長型的團隊。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 2012-12-05全省首家醫院手語服務臺開通 就診可找義工幫助
- 2012-11-29義工王忠武榮登"中國好人榜" 被稱為"全能志愿者"
- 2012-11-22思明區創新志愿服務模式 城市義工傳播文明大愛
- 2012-11-22思明區創新志愿服務模式 城市義工傳播文明大愛
- 2012-11-19福州義工走進倉山培智特教學校 為孩子們送溫暖
- 2012-11-14廈門金尚中學成立家長義工隊 爸媽進校園當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