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堅守都在為道德增溫
http://www.caoliu14.com?2012-11-07 10:47? 佘宗明?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我來說兩句
11月2日中午,江蘇揚大附中學生徐礪寒在放學途中,不慎剮壞一輛寶馬車。車主不在,他沒溜走,而是原地苦等,因趕著上課,只好留下道歉和賠償聯系的字條。這引發一連串后續:車主感動之余,不讓徐賠償;一家修車行表態愿免費幫忙修好車;網友也紛紛表示感慨……(11月6日《人民日報》)
一張字條,激起了心靈磁場的共振:對男孩的執著和擔當,人們由衷感動,并絲毫不吝嗇褒揚。在是非岔路口,他毅然選擇了通往善的那一條,也留下人格趨善的背影。這番善舉,也引起連環效應:車主免賠,修車行無償幫助等,讓溫純的善意在人際流轉。
個體自覺,充當著公眾“見賢思齊”的道義索引,這勢必有助于社會的道德升溫。人們對徐礪寒的義舉投以贊許,既因它契合了民眾對“公民擔當”的期許,也跟道德焦渴的現實語境緊密關聯。
剮壞豪車,恰好又“無人值守”,對有些人來說,最“理智”選擇也許是迅速逃離現場;退一步講,即便肯擔責,在久等車主未果的情況下,也多是自我豁免,徑自離開……相形之下,徐礪寒的選擇看起來“很傻很天真”——剮壞他人的車,畢竟后果叵測,很可能落下一頓罵,還要量損失賠償,何苦為之?
徐礪寒的解釋很樸實:“做錯了事,就該負責”。說起來,這與我們從小濡染的“知錯就改”的庸常道理是一個路數。無意犯了過錯,去救贖和彌補,本是公民道義的題中義。可是,這份并非高蹈的品質,在人們的“棄守”中變得稀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10-22(誠信故事)楊為之 47年的信義堅守
- 2012-10-18呂清森:執著的堅守
- 2012-10-157年內連遭6場劫難 寧德市50歲老漢堅守愛與責任
- 2012-10-15大學生村醫的一天:這里是我堅守青春和夢想的地方
- 2012-10-08中國漁政船赴釣魚島護漁維權:中國需要這樣的堅守
- 2012-09-28山村代課老師患癌4年堅守講臺 愛心人士送月餅
- 2012-09-17晉江市英林鎮供銷社職工收養智障者:百余職工一聲承諾42年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