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10月18日訊 深秋的霧靄升起,枯黃的枝葉上凝滿冰霜。十八大代表、吉林供電公司樺甸分公司送電檢修班工人呂清森早早地開始了巡線工作。這條47公里的66千伏“紅白線”綿延山林之中,全程巡線至少要走200公里,呂清森每月都要走一遍,這一走就是33年。
“盡管還有3年就要退休,但這‘紅白線’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還要堅持下去,更要讓我的徒弟們看護好這條線。”呂清森說?!凹t白線”是吉林地區海拔最高、環境最差、巡護難度最大的一條66千伏輸電線路,平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幾乎是一個山頭一座塔,最高的一座鐵塔位于海拔1100米高的山上。他所從事的巡線工作要求每次巡線每個鐵塔必須都要走到,有時候山洪暴發、積雪覆蓋還要繞道。這樣一來呂清森每次至少攀山越嶺需要步行200公里,一次巡線下來至少需要5-7天的時間。
初中畢業的呂清森在33年的巡線過程中,寫了幾十本日記。他根據“紅白線”鐵塔結構、導線走向、金具配置等不同特點,把“紅白線”劃分出了導線易覆冰段、風向變換段、易遭雷擊段、設備易失段、地形地理位置復雜段、巡護困難段、缺陷密集段和隱患多發段等九個重點巡護段。并在巡護中總結出了“之”字形行走巡視法、風力風向觀測法等一套成功的巡視方法,靠經驗和潛心觀察鉆研,呂清森給單位上報的“缺陷單”是最權威和準確的,有效地保證了“紅白線”連續33年安全運行無事故。
夏天雷擊、冬季覆冰都是電力設備的大敵,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及時找到事故點是最重要的。有些事故發生后,呂清森趕到他認為最有可能的線路巡護,很多事故都是他在凌晨6點左右發現的。巡線工作就是風里來雨里去的,爬冰臥雪。冬天山上風大、雪大,氣溫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夏季山林里密不透風,風雨說來就來,巡線常常滿身泥水。秋天的時候如果趕不上車就在農民的玉米秸稈垛里對付一宿。(據新華社長春10月17日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8-31[十八大代表風采錄]詹紅荔:讓司法有了溫度
- 2012-08-27(十八大代表風采錄)蘭臻:三尺講臺上的精彩人生
- 2012-08-23十八大代表風采錄 馮鴻昌:在學習中成就精彩人生
- 2009-05-02上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獎代表風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