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該自問一句:"最近我們有做過什么好事?"
http://www.caoliu14.com?2012-11-05 10:26? 劉鵬?來源:齊魯網
我來說兩句
11月1日,在山東青島市浮山后小區發生了溫馨的一幕,一位90多歲的老太太不小心摔在樓下的馬路上,一度昏迷,眾人趕緊上前幫忙。老人清醒后,從手絹里拿出了100塊錢表示感謝,被熱心人拒絕。有市民稱,“幫助老人是應該的,不能用金錢衡量。有時候,你給我1000塊錢我不見得救你。”對此,記者做了一個“你都做過什么好事”的調查,很多人答不上來!(齊魯網相關新聞:91歲老太摔傷路人爭相幫忙被扶起后傾囊謝恩)
近些年來,對于老人摔倒要不要上前相助,扶一把等問題,人們討論得很激烈。為數不少的人,開始傾向于首先保護自己這一認識。他們感嘆“好人難做”,害怕被老人訛詐。
在這樣的社會語境下,山東青島91歲的老人,在摔倒被熱心人幫助之后,拿出100元表示感謝,其實并不奇怪。一方面,我們不能將老人“給錢”的這個舉動,單純地解讀為用金錢衡量道德與愛心。另一方面,我們需要看到,老人的100塊錢,其中所透出的,更多的則是對熱心人相助的一種感謝和肯定。或者在老人看來,你幫了我,我就得說一定謝謝,或者適當地表達一下謝意。至少,你拿道德與愛心相待,人心換人心,我就得真誠相報,絕對不訛上你。
這一點無疑是不具備爭議性的。社會氛圍好,道德崇尚度高,即便是沒有報酬沒有感謝,遇到別人需要幫助,老人摔倒需要扶起等情況,人們也會毫不猶豫地上前相助;而如果社會氛圍不好,道德崇尚者少,即便是你給錢,也不一定有人幫你。基于此,老人拿出的100塊錢,除了表達了一下謝意之外,無疑也做了社會道德高低和風氣好壞的“試金石”。可喜的是,山東青島一些熱心市民,這一次為我們交上了一個完美而感人的答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10-29他們都沒有留下名字 發生在一個派出所轄區的好人好事
- 2012-09-24景區門票降價好事為何招埋怨
- 2012-08-30深山“竹筏工” 好事一做廿余載
- 2012-08-20泉州公路局"道德講堂"開講 好人好事引領新風尚
- 2012-08-17審計數據漂亮未必是好事
- 2012-08-07“照料儲蓄社”里好事多
- 2012-07-31道德領域專項治理任重道遠 怎樣使壞事變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