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共秩序管理方面
1、發展和改善城市公共交通設施。公共交通設施是城市交通管理的基本保障。一是加快停車場的建設。要根據我們縣城的交通流量及商業、公共場所的分布情況,建設公共停車場,有些交通密集的路段,一時沒有條件的,盡可能開辟臨時停車場,單位條件許可的停車場要對外開放,收費管理,如縣醫院停車場。新建、改建、擴建公共建筑和商業街區、大型建筑必須配套建設或增建停車場。此外,還要在城郊進城主要道路周圍盡快規劃建設大型貨運汽車停車場,以解決城區貨車無處停放而導致亂停亂放的問題。二是逐步增加道路監控設施。隨著第九期舊城改造、西進工程、武平大道建設的逐步完成,盡快在廣電局交叉路口、農業局十字路口、實驗中學十字路口安裝交通監控系統,增加管理密度,緩解警力不足的矛盾,還有助于城市治安管理。三是大力發展城區公共交通事業。隨著城市建設發展戰略的逐步推進和完成,城區的區域覆蓋面得到很大的拓展,逐步擴大出租車數量、開辟新公交線路、開通公交車輛,通過擴大公交的覆蓋面,既為群眾出行帶來極大的方便,又能起到緩解城區交通擁擠的作用,不斷滿足城區交通需求。
2、深入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交通安全的宣傳,除了要加強對駕駛人員的宣傳教育外,還要開展對全體市民進行宣傳。一是充分發揮學校的宣傳教育作用。安排交警民警掛鉤城區的每所中小學校,參與、指導中小學開展交通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的宣傳。在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的交通安全活動,讓每位中小學生除了自己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外,還要在家教育和提醒父母遵守交通規則,擴大宣傳效果。二是加強干部職工的管理。要求各行政企事業單位的干部職工帶頭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把遵守交通法律法規和文明出行當作廣大干部職工的日常行為準則。同時,利用新聞輿論工具對群眾遵守交通規則行為的進行監督,交警部門還要密切聯合縣效能辦、文明辦,對一些有嚴重違反交通規則行為的機關干部職工進行曝光、通報,以擴大教育的宣傳面,起到良好的警示和震懾作用。
3、進行科學管理,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要對武平城區在交通管理中出現的突出問題進行重點研究,針對性地加以解決。一是摩托車管理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城區及周邊已達到約5萬輛,摩托車各類交通違法現象突出,交通事故頻發,給城區的交通管理增加很大的壓力。因此,從摩托車銷售、上牌、辦證、年檢等每個環節都要加強跟蹤管控。二是非交通占道問題。非交通占道主要表現在搞店外店、臨時擺攤設點、占道維修作業、道路挖掘施工、占道為市等,這些現象既嚴重影響市容市貌,更直接地影響到道路的通行能力,所以要加大管理力度,堅決取締非交通占道。對于挖掘、臨時占用道路的,必須經過市容管理、交警部門審批,未經批準不得占道、施工,對占道作業的維修店要予以取締,并由市容局牽頭,組織市容、交警、工商、交通等部門組成的清理小組進行逐段清理。三是采取多種措施確保城區交通“安全、順暢、有序”。要嚴格禁止大型汽車、農用車、手扶拖拉機進入城區街道行駛,特殊情況需要進城的,應到市容管理、交警部門辦理入城證,并按指定的時間、路線行駛;公交車只準在指定的??奎c站讓乘客上下車;統一規范管理城區人力客運三輪車,禁止非標準人力三輪車進入城區載客運營。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 2012-11-01楊岳赴閩清調研農業農村工作
- 2012-10-31廖小軍在調研中心市區道路改造時強調辦好民心工程
- 2012-10-30馬照南到寧德市調研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 2012-10-30于偉國專題調研住房問題 強調努力讓群眾住有所居
- 2012-10-29福建省新聞戰線“走轉改”調研組到寧德市調研
- 2012-10-24最高人民檢察院調研組來福州調研檢察工作
- 2012-10-19漳州文明辦主任赴平和調研省級文明單位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