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習慣性質疑”變成“習慣性信任”
http://www.caoliu14.com?2012-10-22 16:25? ?來源:中國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信有所缺,心有所疑。質疑止于公開,相反,信息發布不充分,往往是質疑產生的根源。網絡時代謠言的發源、發展、傳播、蔓延范圍的速度和廣度,以及對社會的影響和危害不可小覷,直面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政府部門如若不能及時給出事態真相,隨之而至的謠言或誤傳,容易讓政府公信力陷入泥沼難以自拔。
欲要人不疑,先要己無疑。面對“習慣性質疑癥”,面對“老百姓”變成“老不信”的現狀,一方面要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將信息開誠布公向公眾解惑釋疑,努力營造化解謠言的輿論環境,對社會的認知、態度和行動進行全面的引導,讓輿論朝著良性健康的方向進發。另一方面要以科學的執政理念、合理的執政行為提升執政者的公信力和可信度,自覺透過質疑客觀審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修正錯漏,讓公開成為習慣、透明成為習慣、回應成為習慣、行動成為習慣,公眾的“習慣性質疑”才能變成“習慣性相信”。(秋雨紛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9-21一把“鑰匙”引發的信任關懷:觀微電影《鑰匙阿姨》有感
- 2012-09-11社區書記崔向前:群眾的信任催我不斷向前
- 2012-09-10助殘志愿者方耀庭:付心血獲信任 用運動改變人生
- 2012-09-06"讓座紅包"紅在那顆"感恩的心" 珍惜群眾的信任
- 2012-09-06你的形象就是中國印象 “聚光燈”下的信任生長
- 2012-09-06“聚光燈”下的信任生長
- 2012-09-06珍惜群眾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