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習慣性質疑”變成“習慣性信任”
http://www.caoliu14.com?2012-10-22 16:25? ?來源:中國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10月18日,有網友報料稱,郴州宜章一位縣婦聯主席候選人僅25歲,2011年未經公務員考試就提拔為副鄉長,如果當選將是宜章史上最年輕的正科級干部。(10月19日《人民網》)
無獨有隅,日前,寧波市海曙區區長吳勝武微博征人拼車,然而,面對出人意料的關注度和網民們此起彼伏的質疑聲,微博發出15分鐘就被刪除。最終,吳勝武拼車的愿望沒有實現。
在一個個涉及公權力的社會熱點面前,一些網民產生質疑似乎已經成了習慣。見官員簡樸愛民,統統斥之為“作秀”;聽說有年輕干部被提拔,立刻就懷疑是“官二代”;事故公布傷亡人數,心上一早認定“必然瞞報……以至于有人感嘆“無論說什么,反正都不信”,一些人仿佛患上“習慣性質疑癥”。
為什么人們會習慣性質疑?有些部門在一些重大事件中,有的秘而不宣、含糊其辭、刻意失語;有的答非所問、避重就輕;有的一紙“聲明”了事,不管不問,給公眾“被欺騙被愚弄被傷害”之感,從而導致公眾產生“逢事必疑”的心態。中青報社會調查中心的調查表明,排在首位的原因是“社會上炒作太多,不敢輕易相信”(65.6%);緊接著是“社會出現信任危機,不再相信高尚和純真”(63.8%)。同時,有專家指出,習慣性質疑現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源于與事實相關的信息不透明。當前社會部分公權力機構或社會名人在表述真相時缺乏公信力,因此人們覺得沒有什么可信的東西。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9-21一把“鑰匙”引發的信任關懷:觀微電影《鑰匙阿姨》有感
- 2012-09-11社區書記崔向前:群眾的信任催我不斷向前
- 2012-09-10助殘志愿者方耀庭:付心血獲信任 用運動改變人生
- 2012-09-06"讓座紅包"紅在那顆"感恩的心" 珍惜群眾的信任
- 2012-09-06你的形象就是中國印象 “聚光燈”下的信任生長
- 2012-09-06“聚光燈”下的信任生長
- 2012-09-06珍惜群眾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