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好學者
幾十年來每天凌晨3點不到就起床,從不識字到熟讀經文,終有所成
弟子們說,心清法師最讓人敬佩的地方,是她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她其實沒有讀過書,連字都不識,可是好學。”弟子說,沒錢買紙筆,法師就在沙地上用手指一筆一筆地畫,就這樣從不識字到熟讀經文,還能灑脫地給人書寫牌位。
“她是位極有修行的師傅,幾十年來,堅持凌晨3點不到就起床,比我們都早一個多小時。”弟子感嘆,心清法師正是利用這多出來的時間,堅持翻閱佛經,終有所成,“來拜師的人非常多,遍及海內外。去年,還有臺灣的二十多個俗家弟子專程來拜她為師。”
有人說,心清法師有“千子萬孫”,因為只要弟子找上門,她都不拒絕。弟子們說:“師父常說要‘渡眾’。她不會講大道理,而是用自己的經歷鼓勵人們行善。”
她是慈善家
一生樸素勤儉,帶領弟子和信眾從事慈善事業(yè),多次捐助災區(qū)
心清法師圓寂后,弟子們含著淚感慨,她這一生,“省”字只用在了自己身上。心清法師一生都很樸素,常打赤腳走路,只有出席活動才穿上唯一的鞋子。她的衣物也都經過多次搓洗,泛了白。給弟子們講課時,她一直強調要“惜福”。
2006年,印尼發(fā)生海嘯的消息傳來,正在寺院里種荷花的心清法師流著淚翻出600元錢,讓弟子捐出去。2008年,汶川大地震,心清法師整理出身邊所有錢款,“錢零零散散,有很多硬幣。”弟子們一枚枚、一張張地清點,將這一萬多元善款捐給災區(qū)。之后,心清法師又和慈明法師一起,派弟子趕往四川災區(qū),把價值20萬元的電腦、書桌送到學校,交給災區(qū)的孩子們。弟子們說,寺院從事慈善的財力有限,但她們在心清法師的教導下,把每一分錢都用在了實處。
1993年,心清法師將住持之位交給慈明法師。年事漸高的她不再頻繁出現在眾人面前,但寺內大小事務還是會向她請教。閑時,她喜歡種花養(yǎng)草,不過如今再也不是為了補貼寺院開支。“她種的草莓熟了,就摘下來給大家品嘗,很甜。”這是這位“苦行”法師留給弟子們最甜的回憶。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 2011-11-24西天路上 玄奘法師為何屢次被擒?
- 2010-03-25安海弘一法師故居年內“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