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有72變,一個筋斗云十萬八千里,晃一晃手中金箍棒,十萬天兵天將也奈何不了他。悟空的本領可謂神通廣大,可取經路上,師傅唐玄奘卻屢次被妖魔擒去,為什么?
玄奘是佛祖的大弟子,乃十世修行的好人。可好人一生并不平安,唐三藏取經路上所遭磨難,全拜他這特殊身份所賜,因吃他一塊肉便可長生不老。也就是說,玄奘的個人資產太雄厚了,隨便拿點零頭,就可填飽諸多胃口。苦苦修行的妖精魔怪,紛紛拋棄資本積累的原始方法,都想拿住唐三藏咬一嘴,以中飽私囊。
眾妖究竟怎么得知的這個消息,有兩種原因:一、前輩、領導吹風。各路妖魔不是天庭仙官的家僮,就是神仙、菩薩的司機———近水樓臺先得月;二、樹大招風。玄奘每到一處,就派悟空去化齋。悟空大鬧天宮,天下皆知,他駕筋斗云來來去去,妖魔怎能不探知消息?悟空都來了,玄奘還會遠嗎?
玄奘是唐王御弟,佛祖弟子,觀音還是介紹人。背景這么深厚,玄奘仍然壓不住諸妖的欲望,他們爭先恐后地下界,找玄奘師徒四人的晦氣。
這可累苦了悟空,逢山開道,遇水搭橋,化齋借宿,降妖伏魔,樣樣離不開他。500年前,“一根筋”的悟空只身打上天宮,雖說后來爭得“齊天大圣”的虛名,可各路神仙也被坑得夠苦,使他們在玉帝面前盡顯膿包本色。當悟空皈依空門,降級擔任玄奘的貼身保鏢時,天宮諸仙便暗招頻遞,冷箭時放,唯恐他們師徒走得過于太平。
八戒是冷眼旁觀者,看透了玄奘、悟空是佛、仙、魔三界關注的利益焦點,不想再蹚這個爾虞我詐的是非窩,所以災禍不斷之際,他往往提出分行李散伙的建議。他早早清醒了,佛祖爺爺得罪不起,玉帝老兒也得罪不起,師傅玄奘一心重歸組織,師兄悟空意欲洗刷前科。可他八戒不求聞達,只求回到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家,做平凡人,過平凡的生活。
悟凈深沉,也最哲學,深刻洞曉“為即是不為,不為即是為”的佛家絕學。西行路上,他保持沉默,任你粉墨登場,我自巋然不動,成也是佛,不成也是佛:自在即佛。(鄭向奎)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