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強,更開心了
市民幸福指數(shù)的提升不單單源于物質水平的提高,也在于這座城市為市民提供了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近年來,我省每年都將文化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堅持把發(fā)展公益性文化事業(yè)作為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力度。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福建大劇院……隨著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入使用,豐富多彩的公益性文化活動,有效滿足了群眾的文化需求。據(jù)了解,目前,全省共有12個圖書館新館投入使用,18個圖書館被列入規(guī)劃或正在建設,晉江市圖書館等16個圖書館被文化部評定為國家一級圖書館。同時,我省公共博物館設施建成面積、數(shù)量大增,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5座,數(shù)量居全國第三。
在榕城,每晚有30多場“激情廣場大家唱”在各大公園上演,萬人高歌,嘆為觀止。著名音樂家徐沛東深有感觸地說:“在這里,我感到音樂無處不在。”據(jù)了解,我省今年將扶持200個群眾性文化激情廣場示范點建設。
“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省委書記孫春蘭強調,只有大力推進文化建設,積極發(fā)展包括公益性的文化事業(yè)和經(jīng)營性的文化產(chǎn)業(yè),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通過政府扶持,讓劇團獲得生存保證,讓老百姓看得心滿意足,雙贏!”省文化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我省將安排專項財政資金,對提供低價惠民演出的院團給予每場2萬元的演出經(jīng)費支持。
據(jù)介紹,我省6個省屬文藝院團今后每年將分別上演100場低票價、高水平的演出,絕大部分演出票價將定位在每張10元,不超過20元。在這600場演出中,不乏高水平的演出,如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目閩劇《貶官記》、京劇《北風緊》、越劇《紅樓夢》,在全國雜技歌舞大賽中獲獎的雜技《家園》、歌舞《我在舞中飛》等。與此同時,在惠民演出活動中,每場演出都將拿出部分門票免費提供給殘疾人。
圖書館里游書山,博物館中覓史粹,劇院堂皇聽雅韻,廣場舞動起蹁躚……這是一場悄無聲息的改變。文化,充盈了精神,絢麗了城市,照亮了百姓幸福生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29廈門推行社區(qū)網(wǎng)格化建設 編織百姓的“幸福網(wǎng)”
- 2012-09-29海滄和諧幸福征拆模式結碩果 拆遷總量占全市六成
- 2012-09-26海滄和諧幸福征拆模式結碩果 拆遷總量占廈六成
- 2012-09-25平潭舉辦"兩岸姐妹攜手 共創(chuàng)幸福生活"知識講座
- 2012-09-20"荒山綠了,日子紅了" 農(nóng)場主戴華騰的幸福生活
- 2012-09-18周末來省圖書館 楊楹教授為您剖析你的"幸福觀"
- 2012-09-14幸福廈門從“家”開始 解讀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