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農婦董大姐:“家門口看病,方便又實惠!”
26日,一個靜謐的早晨,連江琯頭鎮中心衛生院大廳內人來人往,內科診室外排著“長龍”,住在鎮上的黃麗趕了個大早,輪到頭個。“醫生,我胃痛!”
胃鏡檢查后,醫生肖軍告訴她,是胃炎。看完病從藥房拿了2盒胃藥,董大娘只花了10來塊。“我胃痛是老毛病了,每次都來這看,我就住附近,走幾步路就到了,吃藥不管用了,就在這住院,病房2人1間,里外都是新的,跟大醫院差不多,花銷也便宜,有時住個五六天,就花1000多元,新農合報了一大半,自己有時才掏兩三百。”
不過八九年前,董麗可不這么想。“那會兒孫子感冒發燒,也不敢帶來,衛生院看起來很破,沒幾個好醫生,鎮上的人也不愛來,寧愿舍近求遠,來回路上花兩個小時,抱孩子去市里的兒童醫院看。”她說,現在這衛生院條件好、醫生技術好態度好,沒啥大病,一般的毛病大伙都愿意來這看,既方便又實惠。每年,衛生院還給村里的老人免費體檢。
“過去很多衛生院經營慘淡,幾乎要倒閉,這幾年多虧了新農合、政府的大投入救活了我們。”琯頭鎮中心衛生院院長俞傳增笑稱,自從農民看病能報銷,更高的報銷比例也向衛生院傾斜,醫院門診量“噌噌”往上漲,如今一年達10萬人次。2008年,政府還出錢,給醫院蓋了6層新大樓,面積擴大了10倍。
琯頭衛生院的巨變,是福州市不斷完善醫療服務體系的一個縮影。為了方便百姓在家門口看病,福州市把更多人力、財力、物力向基層傾斜,大力推動基層醫療機構升級改造,僅去年上半年,財政對基層醫療機構經費補助達1.04億元。隨著基層醫療建設的大手筆推進,一座座新修的鄉鎮衛生院、社區小醫院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2002年,全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和衛生院共226個,到2011年,衛生服務站和衛生院達313個,新增了5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每個鄉鎮均有一個衛生院,每個街道有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如今,許多城鄉居民不出社區、不出鄉鎮就能看好常見病、多發病。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13記者詳解中小學生醫保如何辦理 參保后有何待遇
- 2012-09-06福建20類病種將納入大病保障 兒童大病醫保啟動
- 2012-08-31武夷山市醫保中心:落實優惠政策 關愛特殊群體
- 2012-08-31大病醫保新政:報銷比例不低于50%
- 2012-08-29平和開展醫保專項檢查 嚴厲打擊基金欺詐行為
- 2012-08-29福州:已領取社保卡參保人員 原醫保卡下月起停用
- 2012-08-23省市醫保中心聯合組織志愿者開展義務獻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