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提拔無望想撈一把”
http://www.caoliu14.com?2012-09-26 17:02? 李曙明?來源:檢察日報
我來說兩句
2002年10月至2009年2月,陳光禮在擔任四川省達縣縣委書記和宜賓市副市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收受人民幣2222萬元、美金10萬元、港幣10萬元以及價值人民幣103萬元的越野車一輛,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9月24日《檢察日報》刊登了他的懺悔錄,其中一段話頗耐人尋味:“2007年換屆,感覺自己提拔無望,回老家工作也無望,換屆后可能就是到市級某部門工作而已……我就有了‘換屆撈一把’的想法,認為現在不收錢今后就沒有機會了。”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了“撈一把”的想法,陳光禮從此對送錢者來者不拒。案發后統計,2007年及以后收受的賄賂,占了受賄總額的95%以上。可見,“感覺自己提拔無望”,是他走向毀滅的起點。
還有提拔的希望,就暫時不撈(注意這里的“暫時”,下文細說它);沒希望了,就“破罐破摔”上演“最后的瘋狂”。對陳光禮來說,“提拔”兩個字有特殊的分量。
因為提拔心切,在哪里工作容易被提拔,成為他最關心的內容,“我回老家綿陽工作的愿望更加強烈,并多次向組織提出請求”;因為提拔心切,當提拔未如期而至時,他常常感到委屈和不公,“雖然政績不錯,群眾基礎也好,但到了提拔的關鍵時刻,和當地干部比起來始終處于劣勢,幾次干部推薦中,我都沒有入圍”;因為提拔心切,對于未能提拔的結果,他才會格外失望,進而生出“撈一把”的想法,作為未被提拔的“補償”,甚至“泄憤”。所思所想所為,全部圍繞兩個字:提拔。
從事實看,他當時“提拔無望”的感覺錯了,他還是得到提拔,但他已走出錯誤的一步,無法回頭。而我想到的是另外一種情況:如果他以為有提拔的希望,沒有選擇“撈一把”,之后卻沒被提拔,再也沒有“撈一把”的機會,他會不會把腸子悔青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3-06對提拔年輕干部的“習慣性猜想”
- 2012-02-17國企老總收13萬提拔嫖娼下屬被判10年警醒啥?
- 2011-09-28讓“提拔必公選”成為風尚
- 2011-09-19愈是破格提拔 愈要公開透明
- 2011-09-15“49天市長”為何能被帶“病”提拔
- 2011-05-16不講究的干部提拔缺乏民意支撐
- 2011-05-16從官員先提拔后退休看官場“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