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新區,是我省十大新增長區域之一,是南平未來所在、希望所在;本報記者深入新區建設第一線,感受新區對所有引進項目“綠色門檻”的苛刻要求
京福高鐵武夷山東站站前廣場效果圖
武夷新區隨處可見一片忙碌的施工場景
武夷新區高起點規劃,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9月12日訊(本網記者 練仁福 文/圖)
開欄語
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9月10日起我省正式啟動“科學發展成就輝煌——‘走轉改’”大型主題采訪活動。中央和省級主要媒體采編人員組成采訪團,分赴全省各地,圍繞“科學發展成就輝煌”這一重大主題,發揚“走轉改”精神,深入基層一線調研、采訪。今起,本報推出《海都記者走基層迎接黨的十八大——“走轉改”大型主題采訪》系列報道。
今年1—7月,武夷新區建設戰役完成投資110億元,占年度計劃的73.6%。預計全年投資可望突破200億元。
核心提示:武夷新區的重要性已毋庸贅言。省委書記孫春蘭、省長蘇樹林多次到新區調研并強調,武夷新區是南平未來發展的潛力所在、希望所在,也是全省重要的新增長區域,要進一步加快發展,加速突破。
10日,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袁榮祥親率中央駐閩媒體以及福建日報、海峽都市報等省級主要媒體到南平開展“科學發展成就輝煌——‘走轉改’”大型主題采訪活動,武夷新區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武夷新區建設進展如何?新區未來會是什么樣?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昨日深入新區建設第一線,體驗建設現場的忙碌與熱鬧,感受閩北人民的那份興奮與期盼。
【興奮】“南平不能再錯過這樣的機會”
秋風將近,閩北的天氣仍有點悶熱,走進武夷新區,只見山巒俊秀,溪水潺潺,滿眼綠意。
在新區辦公樓,記者打斷了“80后”小伙萬超手頭的工作,來自南昌的他今年剛從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7月以人才引進的方式進入武夷新區管委會工作。
“剛來上班時,我就感覺這邊氣氛不一樣,樓里的人都是跑著走,感覺每個人心中都憋著一股勁,每天都有許多的事情要做。”萬超說,樓里經常會出現新面孔(南平各區縣市抽調的干部),“在這里不可能有時間讓你去慢慢適應,整個的工作節奏會逼著你趕快上手。”
兩天的采訪中,記者真切感受到,武夷新區已然成為市民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對于武夷新區,他們可能無法完整地介紹,但都了解與相信:“南平正舉全市之力建設武夷新區,新區是南平的未來。”
當地一位干部告訴記者,如果真正了解南平的歷史,就能感受到南平人民的這種期盼。“全省面積最大的市、八閩糧倉、南方林海、福建牧區、福建第一條出省鐵路、工業重地等榮譽,南孚、南紡、南鋁、南紙等名企,這些曾讓南平一直保有發展的優勢。”他說,最近幾年來,南平發展成績不小,但省內兄弟城市同樣都在發展,步伐也都不慢,南平壓力不小。“地處山區的南平需要尋找自己的優勢,也就是綠色生態、綠色產業,而武夷新區就是最好的發展平臺,機遇難得,南平不能再錯過這樣的機會。”
【堅定】“項目要引,但‘綠色門檻’是前提”
“你看,這500畝的土地我們已經平整出來了,月底項目就能動工。”指著面前的一大片空地,武夷新區招商局副局長王健興奮不已,“這是一個高新技術產業,它是利用建筑垃圾,來生產科技環保型的建筑材料。產值高,對南平的生態建設也意義重大。”
王健說的這個項目是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產業園項目,用地2000畝,分四期建設,第一期投入5億元,未來總投入將超20億元,主要從事復合材料建筑模板、汽車零部件、無機復合保溫板及其他復合材料制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項目投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52.5億元,實現稅收6.1億元,5年內年產值可達100億元。”
王健坦言,今年以來,前來武夷新區洽談項目的客商絡繹不絕,“項目要引,但根據建設綠色新區的要求,‘綠色門檻’是前提,瞄準的是旅游養生、生物工程、光電、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項目,高能耗、污染重、重復建設的項目免談。”
“在引資時,我們經常會被問到,與沿海新區相比,武夷新區的優勢是什么?我們就會很自信地回答:綠色。”王健表示。
南平市委書記裴金佳表示,武夷新區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優勢在綠色,潛力在綠色,希望也在綠色。武夷新區的規劃、投商、建設最高原則與最大的“紅線”就是“綠色”。
【期盼】18年,崛起一座綠色生態城
昨日上午,記者驅車在武夷新區各條大道上穿行,只見渣土車、壓路機、挖掘機等川流不息,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看到眼前的場景,我們的內心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興奮,一幢幢高樓、一座座廠房、一片片綠地的場景在腦海浮現……
顯然,對于新區的未來,管委會工作人員要比我們更加興奮。在辦公樓一樓大堂,工作人員指著效果圖,向記者介紹了新區的藍圖——
武夷新區面積4132平方公里,包括武夷山市全境和建陽市部分區域,以及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涉及的邵武市、建陽市、光澤縣的部分鄉鎮。
今年6月,《武夷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獲省政府批準。根據規劃,武夷新區將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世界遺產地、綠色生態城”,到2030年,現有武夷山市區和建陽市區基本連成一體,成為閩浙贛交界區域中心重要城市。新規劃突破現有行政區劃,將統籌武夷山新區各片區的發展,實現優勢互補,形成“一山、兩區、三組團、四結合、五適宜”的總體空間結構及發展方向。
一山指的就是武夷山,突出山水人文環境特點及武夷山品牌的核心地位。五適宜則指的是城市發展目標是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宜文、宜品”的武夷新區,完善居民各項生活配套,創造良好的投資創業環境,提升旅游景區水平及接待服務能力,推進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現代文創的培育,建設世界級的休療養基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10十七能"搓麻"一干半世紀 訪武夷山"麻姑"熊華榮
- 2012-09-05武夷山市:“道德講堂”倡導文明新模式
- 2012-09-05問渠哪得清如許 武夷山自然環境發展與保護實錄
- 2012-09-03南平、廈門、新疆昌吉州三地法院在武夷山舉辦攝影聯展
- 2012-08-31武夷山市醫保中心:落實優惠政策 關愛特殊群體
- 2012-08-29武夷山市舉辦“春蕾”貧困女大學生愛心助學活動
- 2012-08-28革命紅土地武夷山:洗去歲月鉛華 風展紅旗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