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晚了”
“推進教材循環工作,我們已經晚了。”有30多年教齡的閩侯縣荊溪中學工會副主席張卿是全校教材循環的負責人。“很多課本都是學生學了僅僅一年甚至一學期后就束之高閣,很多還跟新書一樣啊!”他皺著眉頭說,“這么大的國家,這么多的學生,久而久之,造成了多大的浪費?”
張卿期待已久的這項制度,在2008年終于邁出第一步。
根據文件,循環教材使用周期為3年,期內每年由省級財政出資更新1/3,以補足破損、遺失等。
在荊溪中學,記者看到,循環教材收發匯總表被整齊裝訂成冊。在上面,每個年級、每個班級、每門課程教材的發放數與收回數,一清二楚。
“教材使用循環的過程,實際上是環保教育的過程。”音樂教師吳強告訴記者,每學期的第一節課,他都會反復強調環保和愛護公共財產的重要性,并提出教材使用要求:不寫名字,不做記錄,不隨便涂畫,不撕扯插圖。
剛上初三的馮茜媛,早在五年級就接觸了循環教材,最初并不認為這有什么特別的。但久而久之,看著家中多年積累的教材已經堆起一座小山,馮茜媛驀然明白,這些年自己和身邊的同學一起,保住了多少樹木,節約了多少紙張?!斑€好很多教材被循環使用了,不會放在家里睡大覺?!彼χf,“這確實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p>
荊溪中學在校圖書館專門辟出一片空間,堆放循環教材。學期末結束考試后,課任教師將教材收回,交給圖書館管理員清點、整理、存放,剔除破損嚴重的,歸置可循環使用的。
按照文件要求,循環使用的教材需要消毒?!暗鳛檗r村學校,我們既沒有高溫滅菌設備,又沒有冷凍滅菌設備,只好采用了古人的‘土法’——曬書。每年暑假,將回收的教材全部鋪在操場上,陽光曝曬個一兩天。”張卿笑言,“辦法雖然土,但管用,既科學又環保?!?/p>
教育和管理到位,加上納入循環的教材使用頻率較低,這些年,荊溪中學的教材可循環使用率超過2/3。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04福州中小學部分科目啟用新教材 更注重思考能力
- 2012-09-03鄉土教材,如何曲高不和寡?
- 2012-07-20今秋中小學教材零售價網上可查 光盤售價不超5元
- 2012-07-19用身邊感人事做道德活教材
- 2012-07-04漳浦湖西畬族鄉編寫當地首本鄉土教材 傳承畬鄉文明
- 2012-06-07從月餅到教材 過度包裝何時了?
- 2012-05-10為有源頭活水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材使用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