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9月7日訊(本網記者 謝賢偉 鄭璜)2008年春季學期起,我省在全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建立部分教科書的循環使用制度,轉眼已過去四年。這項被很多人稱作“遲到”的制度,農村學校如何操作?達到了什么效果?能否進一步擴大?記者近日深入基層進行了調查。
新學期,領舊書
9月3日,新學期第一天。下午2點40分,閩侯縣實驗小學二年級(4)班開始上第一堂美術課。
班主任江春蘭走進教室,將手捧的一沓美術課本碼在了講臺上,新舊參差不齊。
“同學們,現在我們發課本。”江春蘭的口氣非常親切,“咱們班48位同學,還是和上學期一樣,16本是新書,余下32本是三年級的哥哥姐姐們循環使用過的舊書。”
講臺下,一陣騷動。“我還是給靠門的第一組先發新書,別的同學領舊書。大家拿到書后,不要帶回家,直接放在課桌抽屜里。這樣,我們每兩周換一次座位,大家是不是都有機會使用新書啊?”
“是——”聽完老師的解釋,教室安靜了許多。
課本很快發到了每個孩子手中。陳思婷小朋友領到的是一本沒了封皮的書。“沒關系,回家讓媽媽給我包個書皮,不會影響上課的。”雖然年紀小,但她的語氣特別認真。
“老師跟我們說了,我們多循環使用一些舊書,就可以少砍一些樹,多節約一些資源。我還要好好愛惜拿到的課本,讓低年級的弟弟妹妹繼續高高興興使用!”她還說,自己一年級時就使用過舊書了。
2008年春季學期起,我省在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建立部分教科書的循環使用制度。在實行教科書免費提供的前提下,將部分國家課程教科書和確定的地方課程教科書納入循環使用,后這一制度又擴展到縣城學校。考慮到循環使用教材的特殊性和印刷、裝訂要求相對較高等情況,今年秋季學期起,中小學循環教材價格將上浮20%,使用循環教材的科目包括音樂、美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科學、信息技術、海西家園、勞動、勞動技術。
同行的閩侯縣教育局中教科科長王麗珍告訴記者,去年全縣使用循環教材的學生數量達到6萬人左右,節約教科書費達107萬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04福州中小學部分科目啟用新教材 更注重思考能力
- 2012-09-03鄉土教材,如何曲高不和寡?
- 2012-07-20今秋中小學教材零售價網上可查 光盤售價不超5元
- 2012-07-19用身邊感人事做道德活教材
- 2012-07-04漳浦湖西畬族鄉編寫當地首本鄉土教材 傳承畬鄉文明
- 2012-06-07從月餅到教材 過度包裝何時了?
- 2012-05-10為有源頭活水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材使用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