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手工藝人:傳承老手藝 堅守做“飯尫”
http://www.caoliu14.com?2012-09-04 17:29? 沈華鈴?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昨天,漳州百花村做“普度”,為此,孫建平花了一個多月時間作了34尊“飯尫”。觀音菩薩、帝君王爺、送子娘娘、天兵天將……孫建平做出來的各路 “神仙”,人物逼真、造型生動、色彩艷麗。
孫建平從小向父親孫開忠學做“飯尫”,“飯尫”的制作可不簡單,工藝類似于“面人”制作,人物造型靈活多變,沒有圖紙,僅憑頭腦中的形象來做。只見孫建平先用較粗的鐵線扎出人物或動物骨架,然后用稻草一根根纏繞,再用線與細鐵線固定,做成神像的粗坯。粗坯做好后,用鐵線扎在米籮的竹子上,孫建平又將粳米粉與糯米粉混合做成諽糍,將諽糍一點點地粘在粗坯上,做出內層。孫建平又另外做出一些諽糍并染上不同的顏色,將這些有顏色的諽糍粘上,最終塑出神像來。這些神像,有的坐蓮踏云,衣帶飛揚,或騎馬或乘龍,或托塔或持劍,各不相同,充滿動態之美。
據孫建平介紹,由于制作“飯尫”具有宗教的意味,是對神明的奉獻,他們一直只收取很低的工錢。因為工錢少,而孫建平也另有工作,他一度曾想不再做“飯尫”。去年曾有人想幫他把制作“飯尫”的工藝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需花2萬元。孫建平心想,靠做“飯尫”要賺到這筆錢,不知道要多久,只好作罷。
制作“飯尫”需要很多時間和心血。去年,孫建平83歲高齡的父親孫開忠,因承接了一單“飯尫”,做到中途病倒。孫建平和他的女兒接手趕制,如期做完,并且,孫建平的女兒做得更好。孫開忠很欣慰,叮囑孫建平無論如何要繼續做下去,不能讓這漳州的傳統手工藝失傳。
周圍的人也一直鼓勵孫建平,一定要把這手藝留住,堅持做下去。所以,為了不負父親的囑咐,為了把這珍貴的民間手工藝傳承下去,孫建平仍然在這條路上走著。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6-19福州八旬依伯制作兒時端午節的手工作品 收集詩篇
- 2012-06-06世界首例手工克隆綿羊“鵬鵬”帶來了什么?(圖)
- 2012-06-06百年打鐵垱巷昔日熱鬧非凡 居民以手工打鐵為業
- 2012-05-29泉州小朋友動手獻愛心 千件手工作品募款2萬多
- 2012-03-19即將消失的技藝——手工制作絳州鼓
- 2012-03-01“紅色躍馬的靈魂”:手工打造法拉利全過程
- 2012-02-28[安徽] 蚌埠民生工程落實手工活進社區在家也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