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看巨變·發展概況篇
編者按:
數據是枯燥的,也是最有說服力的。
2002年黨的十六大召開當年,福州GDP首次超過1000億元大關。10年來,福州堅持科學發展,實現了跨越發展,GDP從1000億元躍上2000億元,用了5年時間,而從2000億元跨越到3000億元,僅僅用了3年時間。
市民也從身邊感受到了明顯的變化。城區的公園從30多座發展到了50多座,轎車從奢侈品變成了比較普及的消費品。生活環境變美了,生活品質提高了。
從28日開始,本報記者奔赴基層采訪,為你尋訪10年來的“福州之最”,將筆觸對準基層,對準群眾,與你分享一份份感動,并以此激勵全市人民共同建設開放、文明、和諧、幸福的新福州,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從十六大到十八大
“數”說福州10年巨變
從十六大到十八大,10年時間,10年巨變。今天,本報記者帶你翻開福州10年發展的“成績單”,從一組組數據中感受福州城市進步的活力。
【GDP】
增長年年兩位數 十年翻了一番多
生產總值,不僅能反映一個地區的經濟表現,還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實力與財富。十六大以來的10年,福州堅持科學發展,國民經濟實現快速增長。2003年至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13.2%,增速均超過10%,其中有6年實現了13%及以上的增長速度。
福州經濟總量跨臺階的速度越來越快。數據顯示:2002年福州GDP首次超過1000億元,5年后的2007年達到2000億元,隨后僅用3年時間,又躍上3000億元新臺階。到2011年,福州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3736.38億元,比2002年增長2.06倍。
在經濟總量穩步增長的同時,福州人均生產總值也快速增加。2011年,全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2152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2年增長1.83倍,年均增長12.3%。
既要“快”又要“好”,10年來,我市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增加值的結構比例由2003年的12.4∶47.2∶40.4調整為2011年的8.7∶45.8∶45.5。
專家解讀:
福州未來經濟增長潛力巨大
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陳新教授表示,從數據上可以看出,十六大以來,福州整體經濟一直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從10年間福州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的變化,也可看出福州未來的經濟增長潛力巨大。
陳新認為,福州有山有海,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都比較完備。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第二產業所占結構比例最高可達50%至55%,由此可看出福州的工業發展還有巨大空間。福州工業基礎已經具備,未來發展的重點應該是培育或引進龍頭企業,由龍頭企業的發展帶動產業集群的發展。而在第三產業發展上,福州也大有可為,尤其是福州旅游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另外,福州的鐵路、公路和港口航空日臻完善,物流服務業會有很大的發展后勁。發展的關鍵是,根據已經制訂的發展規劃目標,將項目落到實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8-03福建超七成財政支出用于民生 居民收入增長“跑贏”GDP
- 2012-07-27福建全省GDP增速 平潭居首有力促進全省經濟增長
- 2012-04-18一季度福州GDP增11.1% 城鎮居民人均收入8720元
- 2012-03-31前兩月廈門GDP增長9.1%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70元
- 2012-02-01鎘污染的“外部性”與GDP
- 2012-01-172011年經濟數據今日發布 GDP增速或回落至9.2%
- 2011-10-31201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