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留守島民”
劉清偉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守島巡山,護林育苗,使擔桿島的森林覆蓋率從設立保護區(qū)前不足50%增長到現(xiàn)在的96%;海島上的獼猴也從以前不足300只增加到了現(xiàn)在的1300多只,成為我國南端最大的獼猴群落。曾在擔桿島獼猴保護區(qū)短期值班的高級工程師安東對記者說:“這些年來,只要有老劉在,擔桿島就沒事,獼猴就興旺!”
劉清偉何以成為“留守島民”?“伶仃洋8號”貨運船船長黎喜告訴記者,隨著部隊守備團在1985年大裁軍中撤離出島和擔桿鎮(zhèn)整體搬遷外伶仃島,擔桿島原居民在政府的支持下紛紛遷往珠海主城區(qū)。與此相反,劉清偉卻在1989年轉業(yè)時,放棄到珠海市區(qū)工作的機會,毅然來到擔桿島落戶,當上了海島護林員和省級獼猴保護區(qū)的保育員。
“海島上連個女人都見不到,難道你就不想成家娶老婆?”面對戰(zhàn)友和兄妹的疑惑與反對,劉清偉憨厚地笑笑說:“那么脆弱的一座海島,總要有人去守護,去盡一份責任,我是共產黨員,又是軍人出身,我想那里需要我,成家娶妻不急。”
擔桿村老支書郭權芳接過轉業(yè)軍人劉清偉遞過來的黨員證和戶籍證時,面帶難色地說:“如今島都空了,暫時留守的島民還有漁船和政府補貼,可你這個新島民啥也沒有呀!”
“我是來看護海島資源的,有這份工打就行!”劉清偉“啪”一個立正,斬釘截鐵地說:“我不會打漁,不需要漁船,只求留守的漁民兄弟們今后多支持護林隊的工作,別讓擔桿島的生態(tài)毀在我們這一代人手里!”
“好!一言為定!”新老島民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老劉是擔桿島上的一面旗幟,一面共產黨人永不變色的精神旗幟!”劉清偉當年在部隊時的老班長,后來曾一起守護擔桿島的老戰(zhàn)友羅家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嘆地說,“老劉當初堅定不移地上島落戶,就是奔著責任和危險而來的。一茬茬護林員上島不久就流水般地選擇離開,只有他依然默默堅守,愈戰(zhàn)愈勇。”
擔桿島幾十個壯年漁民和外來打漁戶常年漂流在周邊海域,每逢休漁或臺風季節(jié),漁民們便回到珠海市區(qū)的新居去享受天倫之樂,護林隊幾個同事因看病、探家或其他原因出島不歸也是常有的事。每逢此時,偌大的擔桿島獼猴保護區(qū)就只剩下了劉清偉一個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8-22堅守正義的思明實踐 思明率先探索建立見義勇為優(yōu)撫保障制度
- 2012-08-21福州老民警42年堅守崗位 僅因傷休假一次(組圖)
- 2012-08-09堅守道德自覺人人有責 扶起劉翔讓我們繼續(xù)前進
- 2012-08-09堅守道德自覺 人人有責
- 2012-08-09【社評】保護孩子,保護幼女:法治社會必須堅守的原則
- 2012-08-01郭錦賢:堅守的是一個承諾
- 2012-08-01漳州老夫妻的堅守:疏疏一笊籬編了五十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