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老夫妻的堅守:疏疏一笊籬編了五十載
http://www.caoliu14.com?2012-08-01 08:26? 胡倩?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海峽導報8月1日訊(記者 胡倩 通訊員 鄭德鴻 文/圖)漳州市薌城區香港路84號,63歲的蘇龍安與妻子鄭秀玉,一直堅守著笊籬手工藝這個老行當。老蘇自幼跟著母親學習制作笊籬,守著這門老手藝,已經50載了。
笊籬,漳州習慣上叫飯籬,用于撈出水里的食品,達到被撈的食品與油、湯及其它液體分離的目的,是烹飪過程中涮燙及一些食品加工中不可少的工具。
剛開始,老蘇在自家門口擺攤,自編自賣。出自他之手的笊籬,網眼大小均勻、容易清洗,品質上乘、結實耐用,得到不少顧客贊賞,到了1965年,老蘇有了自己的笊籬店,生意很是紅火。
老蘇編制笊籬時,動作敏捷,手法嫻熟,和老伴配合默契。編制了大半輩子笊籬,他的雙手布滿了老繭,手指也有些變形。老蘇說,以前制作笊籬的材料是竹篾或柳條,而近幾年,竹篾或柳條漸漸被淘汰了,人們更喜歡用金屬線編制的笊籬,但有時手柄還用竹子。
老蘇還常常應顧客需求,編制出規格、形狀不一的笊籬。“現在市面上賣的笊籬,大多數是用機器生產的,雖然款式新穎,但并不如手工編制的結實耐用。”老蘇說。
如今,老蘇夫妻上了年紀,編制笊籬對他們來說,也并非輕松活兒。但與這老手藝朝夕相處50年,有了感情,他們不舍得放棄。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