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提煉、推廣、普及本地精神綜述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 “愛國、創新、包容、厚德”“創業創新創優、爭先領先率先”“團結和諧、愛國奉獻、開放包容、創新爭先”……北京精神,江蘇精神,廣西精神……
近一段時間以來,全國各地紛紛提煉、生動實踐本地獨特的核心價值觀,形成了體現本地特色、社會廣泛認可、群眾樂于接受、容易傳承傳播的價值理念,進而樹立起獨樹一幟的本地精神。
這些本地精神簡潔凝練,話語生動,內涵豐富,迅速被當地群眾普遍接受并廣為傳播。提煉、推廣、普及本地精神,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一次生動實踐和有益嘗試。
傳承歷史文化 凝練獨特品格
11月初,經過一年多的提煉和290多萬群眾投票評選,以“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為內容的北京精神表述語向社會發布,并引起廣泛關注。
北京市委、市政府認為,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獨具特質的精神品格,是對一個城市整體特點和人文歷史風貌的高度概括,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領城市發展的一面旗幟。
經濟發達的江蘇省在不久前提出以“創業創新創優、爭先領先率先”為內涵的“三創三先”江蘇精神,同樣備受矚目。
經濟發展的背后常常有精神力量的支撐,對于這一點,江蘇人格外看重。正因如此,“十二五”開局之年,江蘇正式提煉出新時期精神,描繪更和諧、更具包容性的發展藍圖。
地處西南的廣西則在剛剛召開的自治區黨代會上提出了“團結和諧、愛國奉獻、開放包容、創新爭先”的廣西精神。
廣西社科聯主席龐漢生認為,廣西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在廣西的具體表現,是廣西人民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優秀政治品格、良好精神風貌的結晶,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廣西的人文特質、民族特質、區域特質和時代特質。
在福建,省會福州市確定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表述語;在浙江,“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勇于創新、講求實效”的浙江精神已深入人心;在重慶,紅巖精神在全市開展的“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活動中得以延續……
與此同時,全國多個省份正在開展本地精神的征集提煉。在廣東,廣東精神提煉活動于11月5日正式啟動,目前已征集表述語1100多條,創新、務實、包容、和諧等表述語排名靠前;在天津,天津精神提煉總結已進入第二階段,全市召開不同層面的天津精神討論座談會5154場,參與干部群眾達到27萬多人,征集表述語兩萬多條。
集中民智,匯集民意。各地在提煉本地精神的過程中,充分發動群眾參與,廣泛聽取各方聲音。北京市將城市精神提煉過程作為一次引導廣大市民了解城市、思考城市、熱愛城市的過程,成為一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課堂;江蘇省在全省范圍公開征集江蘇精神表述方式,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自發投稿占總數90%以上;廣西壯族自治區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在網站論壇征求廣西精神表述語,僅僅4天時間,網民跟帖發表意見和表述語達200多條。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11-28城市之精神不在評選“城市精神”
- 2011-11-10城市精神就是城市軟實力
- 2011-09-30承德市雙橋區大力弘揚承德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