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信任的敗壞始于“矢口否認”
http://www.caoliu14.com?2011-09-08 11:05? ?來源:光明網
我來說兩句
對“不實報道”,否認;對已然發生的事件,否認不了事實,那就找出最無關痛癢、最無涉違法違紀、最能博得人們諒解的理由……這種“解脫”的方式,已經成為了一個模式。也就是在這樣的模式中,誕生了無數令人匪夷所思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奇跡。也正是這樣的奇跡,動搖了人們生存所賴以憑籍的常識,消泯了維系社會人際關系的信任基礎。
這里,不是說一經傳播的消息,就一定是真實的信息。常識在于,一個事情的有無,怎么也要花上一點時間調查,不是今天被曝光,第二天甚至當天就可以否認的事;一個事件的調查,無論如何得排除與此事有關聯者的參與,在此,關聯者是被調查的對象,而非調查者。以此常識來看上述“否認”,許多“否認”根本就是在自說自話。
在“否認”結論的背后,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關聯者”無所不在。一些本應在調查中充任獨立調查者或中立裁判者的政府部門,實際上卻是早早已經“上場比賽”的一方或者一方的擁躉。一些部門越權行政,超職能行政,或者是該作為不作為,該履責不履責,一旦有事情出現,左右也是干系難脫,索性再利用調查或“裁判”的角色,一口否認,一了百了,由此省卻問責追責的諸多麻煩。
人們生存于世,其行為以及對行為的預期和判斷,依靠最多的是常識。奇跡固然有,常識也定奪不了“神跡”。不過,對違背認知常識、違反行為邏輯的“否認”,人們心里的回應,大多也還是“否認”。否認對否認,社會的信任基礎就敗壞于此。 (光明網評論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8-04挽回信任危機需要更詳盡的公開
- 2011-07-20建立信任才能告別“聽證專業戶”
- 2011-07-20“聽證專業戶”引發信任危機 聽證的經被誰念歪了?
- 2011-07-18慈善,透明才能讓民眾信任 僅有私力救濟是不夠的
- 2011-07-18慈善,透明才能讓民眾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