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并進”抓大項目促大發展
轉型升級練內功增內生動力
福建曾以海防前線著稱,由于先前國家投入少,工業項目欠缺,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幾如白紙。改革開放之初,福建經濟總量僅為當時臺灣的1/40。
地處沿海,又位于東部,福建如何才能在新一輪發展大潮中崛起?臺海呼喚和平,兩岸期待合作,福建區位特殊,在祖國統一大業中責任重大,福建如何擔起光榮使命?
沒有定位的清醒、理性,就不會有行動的勇敢、堅定。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在去年7月的省委八屆九次全會提出:“福建必須敢于先行先試,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漳州,地處閩南金三角,農業一枝花,說到工業,漳州人自嘲是“金三角缺一角”。一年前的漳州古雷半島,還只是大片尚在平整中的空地。而今,總投資180億美元的PX石化項目拔地而起:儲罐區、加氫裂化、芳烴聯合裝置、水處理、熱電廠等幾大工程建設全線鋪開;向上下游延伸的1500萬噸煉油、150萬噸乙烯和下游一體化等3個項目也正籌謀。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大項目就是抓大發展,抓一批大項目就是跨越發展。”漳州干部群眾這樣說。長期靠農業立市的漳州,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9.2%;2010年增幅高達33.4%。到“十二五”末,漳州生產總值可望突破3000億元,財政總收入超400億元。
讓項目成為頂起撐桿一躍的支點,追趕方能變步跨越。海西戰略實施兩年來,福建省委、省政府科學規劃布局,瞄準國外500強企業和大型央企、民企,“三維并進”,不斷完善重大項目生成機制。
2010年,福建與上百家央企達成123項共8464億元的合作項目;今年,福建又再度生成總投資3000多億元的大項目。“我們現在已建立了省、市、縣(區)三級聯網的項目儲備庫,策劃生成1482個重點儲備項目,投資總額2萬億元。”副省長張志南介紹。
根據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的要求,著眼產業鏈缺失環節填平補齊,去年5月引進落戶的福建戴姆勒公司,是福建引進國外大項目的得意之筆。今年,戴姆勒又追加投資4.2億元新建兩個研發基地,與福汽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同步開建。強大的研發能力,帶動福建機械行業整體迅速提升。25家本省企業借助與戴姆勒的配套,借船出海,使福建產汽車配件一舉打入歐洲市場。
無獨有偶。龍工集團挖掘機項目落戶龍巖,今年底,紅土地上就會出現首個年產值上百億元的車間。隨著這家閩商民企的回歸,龍巖的機械制造業“十二五”將發展壯大為產值過千億元的支柱產業。
“中國鞋都”、“中國服裝之都”、“中國石材之都”……這些響亮名片的創造者,是福建享譽國內外的民營企業。在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中,福建一手抓新增大項目,一手抓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增強福建經濟的內生動力。去年8月,福建省再次推出19條鼓勵政策,助推民企加速升級換代、做強做大。去年一年里有9個月,福建民間投資超過40%以上。
今年3月18日,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基地——寶鋼德盛不銹鋼有限公司在福建誕生,這是福建民企與央企對接的首個項目,它也標志著福建民營企業的發展水平正在跨上一個重要臺階。
龍頭起、產業聚。2010年,福建機械、電子、石化三大主導產業工業增長貢獻率接近50%,增幅和貢獻率創4年來新高。今年前4個月,三大產業實現增加值565.97億元,同比增長33.1%,全省增加值超50億元的產業集群已增加到21個。到“十二五”末,福建可望形成10個千億元以上的超大產業集群。
上下同欲者勝。目前,福建省經濟總量已接近臺灣地區的1/2;人均GDP去年達36508元,正快速抵近“人均GDP2012年接近、2015年趕上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目標。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05-25福鼎工商:鑄造文明之魂 服務跨越發展
- 2011-03-28文化產業,給力福建跨越發展
- 2011-03-22一切發展都是為了民生--福建省推動跨越發展紀實
- 2011-03-22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一:跨越發展的宏偉藍圖
- 2011-02-283000億元助推福建省十大新增長區域跨越發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