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清 肖玉保
編者按:3月18日,《工人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發長篇通訊《一切發展都是為了民生——福建省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紀實》,為讀者呈現了一幅八閩大地以“民”為本、求新求變、先行先試、著力發展的波瀾壯闊的畫面。今日本報予以全文轉載。
兔年的元宵節,福州市五一廣場、三坊七巷、閩江公園三大燈會,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在“魅力閩都——昂首‘十二五’”主題燈組前,市民駐足留影,燈光照在身上,笑容寫在臉上,溫暖漾在心中。
和諧時代、開局之年,記者欣喜地看到,八閩大地春暖花開,海峽西岸氣象萬千。
上下同心 搶抓機遇促發展
2010年大年三十,在革命老區上杭縣古田鎮五龍村,演繹了一場感人的民生情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與紅土地人民敲著竹節唱出——“年年好,節節高”。年年好是對未來的祝愿,節節高則是對百姓的祝福。中國傳統文化講究的是一個“吉祥”,而最實在、最給力的“吉祥”就是黨的政策、中央的關懷。一年之計在于春,在萬象更新的立春,有了這樣的“天輔之以四時,地養之以衣食”的點題,既是好勢頭,也是新謀局,八閩這方熱土,天地和合、春意盎然便具有了濃厚的象征意義。
僅僅過了一年,回到故鄉福州歡度2011年新春佳節的人們,對于這個再熟悉不過的城市,真切地感到了“陌生”。用一個詞形容,就是“變化”,城市變得如此敞亮,如此人文。就在這一年,福州市新增綠地45處,完成200多處綠地、花壇、花池改造……
感受到變化的不僅僅是他們,生長在這方土地上的尋常百姓,也都真真切切地感到了福建這一年由外到內的“變”——城市在變、道路在變、生活在變、環境在變。省政協委員、福清市沙埔鎮赤礁村黨委書記陳繼煌說,2008年他第一次參加省政協會議,回家時先坐班車到福清市高山鎮,然后坐農村客運班車回村,加上中轉等車,需要3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今年,他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漁平高速公路通車后,可以從高速公路直接到家門口;二是坐動車到福清,然后從高速公路回家,兩條路耗時都是1個半小時,比1年前節省了一半。變化是實實在在的。
這些變化,源自于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重視和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也源自全省干部群眾凝心聚力促發展的強大合力。從北上天津取經到南下廣東問計,從金融危機突圍到快馬加鞭跨越,從思想解放動員到五大戰役打響……
山區縣永春成功與全國一流院校合作,生物醫藥產業加速崛起,年產值超5億元;廈門信燁聯動傳媒公司憑借自主研發的多點觸控系統拿下兩億元大單,演繹了小企業跨越發展的“神話”……這樣的事例俯拾皆是,全省上下正以“追”與“趕”的姿態,以“拼”和“闖”的精神,在推力下實現好中求快,能快則快。2010年福建生產總值達14357億元,同比增長13.8%;財政收入2056億元,同比增長21.3%。這是“變”的實力體現。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上下聚力,干群凝心。廣大人民群眾是“變”的主體力量,也是最終受益者,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就從這些變化中顯得更為實在、實際和實惠。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03-22一切發展都是為了民生——福建省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紀實
- 2011-03-21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一:跨越發展的宏偉藍圖
- 2011-03-21孫春蘭:用思想解放促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 2011-03-21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一:跨越發展的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