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fēng)首頁
> 文明軼聞 > 正文
愚公村支書領(lǐng)村民苦戰(zhàn)六年 力把天塹變通途(圖)
http://www.caoliu14.com?2011-02-28 15:09? ?來源:荊楚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修路資金捉襟見肘,賣豬賣牛把錢湊
村民們并不是不愿意捐款,確實是沒錢。村里的土地雖然肥沃,但耕地只有715畝,出產(chǎn)的煙葉、土豆和苞谷,僅能維持村民的日常生活。
王光國將自己家辦的養(yǎng)殖場里的四五十頭生豬賣了,每頭大約1200多元,還清了債務(wù),留下一部分作為家用,將剩下的幾萬元全部捐了出來。這個養(yǎng)殖場曾是他的夢想,當(dāng)年從建始縣職高畢業(yè)后,不顧許多同學(xué)的勸告,他執(zhí)意回到老家,就是想通過辦養(yǎng)殖業(yè)闖出一條路。為了修路,養(yǎng)殖場廢了,他只得開起一個小雜貨鋪。
一組組長張九國將自己家的耕牛賣了,捐出1000多元;村里的特困戶王在雄將生豬賣了,捐出800元,大兒子王從靜將賣松子的200元捐出來;70多歲的劉太白,將賣背簍得來的僅有的20元捐出來……
2005年正月初九,在修路的決議定下整整兩年之后。王光國率領(lǐng)50多名村民,來到青里壩村水泥路的盡頭,在堅硬的巖石上挖下了第一鋤。
這一刻,這位村支書帶領(lǐng)村民們,開始了和《愚公移山》傳說中近乎一樣的故事。
按照他的設(shè)想,這條寬3米多、長約4公里的大路,將由店子坪村的村頭延伸至青里壩村的村頭,和該村已修成的水泥路連通,還要在峽谷里建一座橋。大路最終通往青花街,繼而可以直通建始縣城。
10年,是王光國和村民們最初定下的工期。
懸崖上的打釬聲,炸山開石的炮聲,鋤頭刨石的響聲,開始在這片沉默了數(shù)百年的土地上回響。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相關(guān)新聞
- 2010-12-30村支書張雅琴:她留下一座美麗富裕的金橋
- 2010-10-18村支書燒掉村民為震區(qū)所捐衣物 稱沒人要占地方
- 2010-08-13搶救昏迷村支書 省衛(wèi)生廳派出專家急赴南平會診
- 2010-07-26長樂村支書侵占河道填土蓋房 面積達(dá)3000平方米
- 2010-07-12村支書陳世華:我的工作就是為老百姓辦好事、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