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國家新規劍指反腐盲區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腐敗斗爭的過程,就是腐敗形式不斷多樣化和反腐敗手段不斷完善這樣一個拉鋸式的對抗過程。”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教授認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也就產生了賄賂的多樣性。換句話說,人的一切需求都可能成為賄賂的手段或媒介。但萬變不離其宗,說到底賄賂終究是和利益掛鉤,是行賄者用各種手段與受賄者進行利益交換的行為。目前,我國的法律僅僅將賄賂規定為財物,因此防止或遏制非物質化賄賂的一個基本途徑就是及時修訂我國的法律,擴大賄賂媒介的范圍,甚至是給人帶來利益的一切媒介。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已經加入的《國際反腐敗公約》,對賄賂的界定是‘不正當好處',其中不僅包括財物,還包括非物質利益。”
令人欣慰的是,中央和有關部門已經陸續出臺若干規定,對新形勢下產生的各種“隱性腐敗”進行了界定,并規定了相應的懲處措施:
——今年1月18日,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在禁止“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等8個方面對黨員領導干部提出了52個“不準”,規范了黨員領導干部的廉潔從政行為;
——今年5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大查辦嚴重行賄犯罪力度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大查辦嚴重行賄犯罪的力度,向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賄、國家工作人員為跑官買官行賄、危害民生的行賄等八類行賄犯罪案件,被列為嚴肅依法查辦的重點;
——5月,中辦、國辦先后頒布《關于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和《關于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加強管理的暫行規定》,對加強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管理提出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定;
——針對日益增多的內幕交易案件,中國證監會日前透露,正在會同有關方面繼續細化、完善“操縱市場”、“內幕交易”兩個認定指引,同時加快推進“信息披露違法案件責任認定指引”和“會計機構人員證券違法認定指引”等規則的出臺。
“從治本的角度來說,解決‘權力過分集中'的‘總病根'是鏟除腐敗滋生土壤的根本之策。”任建明指出,“腐敗難以發生,任何類型的賄賂就都沒有了土壤,隱性腐敗也一樣會銷聲匿跡。”
記者 姜 潔
![]() |
責任編輯:周靈鴻 |
- 2010-07-08閩清縣法院出臺向組織報告新規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 2010-05-26“瘋狂調令”拷問反腐遲鈍 167份調令何時休?
- 2010-05-18泉州村財“流水賬裸示” 成反腐倡廉關鍵防線
- 2010-05-06沙縣開展反腐倡廉系列活動
- 2010-04-28石獅海關組織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月"活動
- 2010-04-23“認房不認貸”或許有助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