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全國婦聯發布了《中國和諧家庭建設狀況問卷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得到家長支持的婚姻幸福比例較高、六成以上家庭夫妻感情很好、七成以上家庭都很和諧、“情感不忠誠,有外心或外遇”是婚姻關系的最大威脅、97.3%的人認為虐待老人應受懲罰……
和諧家庭的幸福究竟源于什么? 我們試圖從報告中找到答案——
家庭幸福感與受教育程度緊密相關
【報告解讀】:幸福感是與感情認同相互印證的一個指標。調查數據顯示,對自己的婚姻感到“比較幸福”的受訪者(45.6%)和感到“很幸?!?24.6%)的受訪者合計為70.2%。婚姻由“本人決定,征求父母意見”(42.8%)和“本人決定”(28.6%)的比例達到71.4%,表明自主婚姻是現代婚姻的主流。有60%以上家庭夫妻感情很好,64.5%的被訪者對夫妻性生活感到滿意。調查還顯示,家庭所在區域、家庭經濟狀況、家庭成員受教育程度、夫妻婚姻決定方式是影響家庭幸福感的重要原因。
本次調查還采用了尚處于探索階段的“家庭和諧度量表”,對包括“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信任”等在內的20項指標構成的量表數據進行統計,表明家庭和諧度指標為“比較和諧”和“和諧”的占受訪家庭總數的73.2%。
【專家點評】:中國婦女雜志社社長、中國和諧家庭建設與對策研究項目副組長韓湘景:對“幸福”這個問題,從古到今,人們一直在探討研究。此次調查的角度是主觀幸福感,主要是根據被調查者自己的價值標準,自己的主觀偏好,對自身婚姻狀況做出的評價。通過這個調查,認為“比較幸福”和“很幸?!钡恼嫉?0.2%,就是說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自己的婚姻感受是幸福的。
實際上,人們對幸福的感知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家庭生活要有基本保障;本人自己決定婚姻,另外能夠得到家長支持或者家庭支持的婚姻幸福比例比較高。和諧講的是關系,涉及各個層面,包括經濟、教育,特別是家庭成員的相處關系,所以婚姻決定方式在家庭和諧方面是很有價值和意義的。
在調查分析中我們發現,家庭幸福感與受教育程度是緊密相關的。在所有的被調查者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的,選擇“幸?!焙汀氨容^幸?!钡谋壤脖容^高。這說明,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成員,對追求幸福和建設幸福的能力比較強。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5-13與黑奴農奴相比,房奴還是幸福得多
- 2010-05-12130名“幸福母親”開心暢游泉州
- 2010-05-11一線大城市八成白領欲返鄉和“偽幸?!闭f再見
- 2010-05-10平和縣106名貧困母親喜獲幸福工程救助款
- 2010-05-05讓學生有創造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