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為養(yǎng)育你吃盡世間苦頭,你長大成人生兒育女,為你的兒女吃盡苦頭不是天經(jīng)地義嗎?怎么就變成孩奴失去自我價值了呢?
母親節(jié)來了又走了。今年的母親節(jié),我在網(wǎng)上看到這樣一個新名詞——孩奴。據(jù)說是這樣解釋的:孩奴是一種新名稱,用來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為子女打拼,為子女忙碌,為子女掙錢,而失去了自我價值體現(xiàn)的生活狀態(tài)。對這個新名詞,我感到很悲哀。
小時候我只知道兩種奴。一是外國的黑奴,二是中國的農(nóng)奴。失去自由,勞作極為辛苦,地位極為低下,這三條就是我對“奴”的所有理解。到老了,又學會房奴一詞。套用三條為奴的標準也勉強說得過去:因為要還房貸,失去跳槽的自由;因為要還房貸,不管多難啃的活兒都要啃;因為要還房貸,在什么人尤其是上司面前都顯得地位極為低下。時代在進步,與黑奴農(nóng)奴相比,房奴顯然還是幸福得多。
至于孩奴我就真的想不明白了。哪個時代的父母不是為孩子吃盡苦頭?廣州人稱自己的兒女為“化骨龍”,把這種為兒女吃的苦和吃苦中內(nèi)心的快樂揮灑得活靈活現(xiàn)。你的父母為養(yǎng)育你而吃盡世間苦頭,你長大成人,生兒育女,為你的兒女吃盡苦頭不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嗎?怎么就變成孩奴、失去自我價值了呢?
做一個成功的歌星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做一個成功的CEO也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但是做一個成功的父親或者成功的母親難道就不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嗎?
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知道為什么“齊家”被悄悄刪除了。這個時代總在喋喋不休地鼓動大家去做一個社會上的成功者,卻對每個人如何在家庭里做一個成功者從來沉默不語。無數(shù)人年輕的時候?qū)ψ约旱奈磥碛羞^一千一萬種設(shè)想,就是從來沒有設(shè)想過自己如何去當一個成功的至少是合格的母親或者父親。因此人們在成功地做一個歌星或者CEO之前總是焦躁不安,而在做父親母親之后總是束手無策。
所謂孩奴,所謂為子女而失去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無非是這樣一個社會現(xiàn)實當中的集體抱怨。
你小的時候,媽媽騙你說喜歡吃魚頭魚尾,把魚肉留給你吃。這是母愛還是失去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呢?你會騙你的孩子,說現(xiàn)在供樓很快樂,因為媽媽爸爸和親愛的孩子在地球上終于有了一個家嗎?如果孩子聽懂了你的話笑了,這是否也算是實現(xiàn)了你的自我價值呢?
感動于自己的父母親對自己無私的愛是無數(shù)80后在網(wǎng)上的表達,我一點都不懷疑他們這種表達的真誠,因為社會實在太殘酷了,除了父母親他們真的找不到一個更安全的情感庇護所;同理,我一點都不懷疑“孩奴”這個看起來頗為怪異的新名詞誕生的合理性。沒有人曾經(jīng)為自己做一個好父親或者好母親而做好了準備,不但80后,甚至70后,60后,50后。不要緊的,生活教他們懂得,也必將繼續(xù)教會他們。
把孩子的問題留給孩子吧。青絲總要變成白發(fā)。(記者 陳揚 來源:《南方都市報》)
![]() |
責任編輯:邱淑群 |
- 2010-04-06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當完房奴再當“墓奴”
- 2009-11-17《蝸居》直面房奴生活 揭露房子后的欲望深淵
- 2009-11-17《蝸居》直面房奴生活 揭露房子后的欲望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