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公務員獨享福利大餐違背了基本的政策倫理與社會公平。公務員既當裁判員,又做運動員,近水樓臺先得月,有權給自己安排公費醫療等福利政策,那么由誰來給其他行業提供福利呢?對其他行業來說,不但公費醫療是天方夜譚,醫療保險沒有兌現的單位多的是。
國家衛生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張茅曾表示,“以后中國的醫保就分三大類:城鎮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及新農合醫保”。對照這一目標,看來,公務員取消公費醫療的步伐還得快些、再快些。
公務員除了完備的福利系統與穩定的工作環境讓人羨慕以外,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車私用這“三公”消費也是無法繞去的話題。由于訪問人數過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多次被擠癱,就很能說明問題。報考網站都被擠癱了,公務員報考熱度可以窺見一斑。普通民眾正在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困擾,公務員還在享受著公費醫療的政策特權。公務員報考熱降溫豈不遙遙無期?
從福利分房到公費醫療,再到“三公消費”。本應該給窮人雪中送炭的公共財政政策,成了為公務員錦上添花。這恐怕用“通吃”來解釋比較合適。《圣經》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公務員至今仍在享受著公費醫療待遇,正是對這種“損所不足而奉所有余”的“馬太效應”的深刻詮釋。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一項系統工程。而分配公平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核心問題。黨的十七大報告與政府工作報告相繼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雖然社會分工千差萬別,失衡的基尼系數也不會馬上降低,但是,從政策上引導社會公平,逐步縮小行業之間收入分配差距,避免產生馬太效應,應該可以做到。
公務員福利一枝獨秀,顯然難與公平劃上等號。遲遲不取消公務員公費醫療待遇,或許只是社會收入分配不公的一個縮影,但是公共政策如何更好引導社會公平分配,值得政府深思。首善之都北京市邁出了公費醫療改革的步伐。筆者期待更多地區跟進,公務員福利改革的步子更大、更快一些。(劉凱玲)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4-22千人下跪也跪不出市長一面 公務員待遇怕陽光?
- 2010-04-22不怕公務員待遇好就怕不陽光
- 2010-04-15“公務員低價購房”也在哄抬房價
- 2010-03-30遼寧女公務員因車漆被刮掌摑小學生被拘15日
- 2010-03-24起薪7000,公務員競爭怎能不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