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輪樓市調控措施可謂擊中投資投機軟肋:90平方米以上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保障性住房供地不低于70%;第二套以上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房價上漲過快的地區,暫停第三套住房貸款;對囤地、炒地等開發商停止貸款,停止再融資、新股發行,停止資產重組……這輪樓市新政一拳比一拳重。
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樓市新政絕不會一帆風順。這么大的調控力度,將會傷及從房地產中獲得多年巨大利益、已結成同盟的特殊利益集團。他們絕不會甘心并眼睜睜看著既得利益被奪走,一定會使出渾身解數抵制甚至反撲樓市新政。
最可能、最狠的招數是拿樓市調控影響經濟發展、影響GDP增長來說事,并以此要挾中央。樓市新政狠招、重拳迭出,旨在使畸高房價、離譜地價回歸理性,這肯定會影響到一些倚重于房地產的城市的GDP增長。此前,一開發商就大放狂言,稱房地產滑坡、低迷,總理會不干。相信以此為借口反對樓市新政的聲音,很快就會通過開發商或專家的口傳遞出。
樓市新政對股市的影響也可能會成為特殊利益集團絞殺樓市新政的另一個說辭。19日股市暴跌,除了國際股市大幅下挫的影響外,市場都認為是樓市重拳出擊的原因。這,不排除特殊利益集團密謀通過A股市場的暴跌向樓市新政示威、要挾、綁架的因素。
一些地方政府也可能會借助新國十條中關于“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說法,大做文章。一是認為,本省本市不在“部分城市”范圍內,二是把“過快上漲”解讀為不是不讓上漲,更不是讓房價下跌。
此外,商業銀行出于利益原因也可能消極對待中央樓市新政。15日公布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措施的消息后,16日中國銀監會就要求各商業銀行嚴格按照新政信貸政策執行,但直到19日,大部分商業銀行的基層行仍未接到總行執行新房貸政策的通知。
新國十條首次把“建立考核問責機制”放在五項措施的第一項,十條的第二條。這表明了中央對執行新政不力的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包括商業銀行進行問責的決心。希望這次樓市新政無論遇到多大阻力,都能堅定不移,“投鼠”不再“忌器”。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4-19富士六連殺事件中的社會戾氣值得警惕
- 2010-04-12科學地保護城市文化景觀遺產 要警惕“規劃破壞”
- 2010-03-17假冒央視"非常6+1"詐騙 警方提示市民提高警惕
- 2010-03-16警惕文藝媚俗化功利化傾向
- 2010-03-11馮小寧:中國電影彌漫著浮躁 警惕娛樂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