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化中的“信息關系”是一種怎樣的人際關系
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反映到網絡時空里,就是一種“信息關系”。網絡文化中的信息關系具有鮮明特點,包括進出自由、參與平等、充分的個體表達、多向的群發性互動、個體搜尋與接受信息的偏好等。這些特點與網絡文化建設及其價值取向的構建有著緊密關聯。
信息關系應該建立在實事求是、科學發展的基礎上,并以此體現它最基本的特點——公共性。信息應該承載著與基本事實相符的、有用的內容——這正是信息技術革命得以發生并對人類社會文明產生重大影響的根本基點。信息關系和網絡文化只有建立在實事求是、科學發展的基礎上,其公共性(也是社會性、民主性和開放性)才有可能形成并得到人們的認可,進而發揮出巨大的社會效能。倘若網絡中不實信息流散、垃圾信息充塞、不良和非法信息泛濫,這種信息關系就失去了積極意義。
平等、民主、自由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抽象的,在網絡時空里依然如此。任何一種或一個區域范圍內的文化都不存在絕對的、抽象的平等、民主和自由,而必然要與具體的精神價值觀念相關聯。網絡文化中的信息關系在平等、民主和自由方面較之以往有了巨大發展和進步,因而使網絡文化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并迅速介入社會文明進程的各個方面。而平等、民主和自由在信息關系中的體現,必須具有具體的價值判斷標準才能夠進行和實現。在網絡文化建設和信息關系的發生中,任何打著平等、民主和自由的旗號而拒絕或漠視價值判斷標準的言行,不是盲目跟從、認知混亂,就可能是另有打算。
自我表現與以自我為中心之間只有一步之遙,自我表現不應是極端情緒化的,也不可能沒有限度。信息關系也存在著一個生態環境問題。在信息關系多邊與多向的發生、進行、接受與轉換過程中,一樣有著共存、和諧的互動要求,單邊、極端、無所顧忌的信息關系是不可能存在的。網絡“暴民”、“哄客”們應該清楚,他們自以為是最平等、最民主、最自由的權利行使,卻是對網絡文化、信息關系中真正平等、民主和自由的顛覆。既然信息關系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多邊、多向的互動,那么,單邊、極端化的自我表現和情緒化的宣泄,就是對建立健康、和諧信息關系的嚴重傷害。(方偉 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組)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3-25重慶發動800萬網友傳箴言 欲編織紅色網絡文化
- 2010-03-09整治行動取得成效 福建網絡文化環境顯著改善
- 2009-08-19網絡文化生態重在建設
- 2009-03-26大力整治手機媒體低俗之風 凈化網絡文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