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宣傳部長座談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同志在講話中再次強調,要加強網上引導和管理,做大做強網上正面輿論。明確要求,必須按照“積極利用、大力發展、科學管理”的方針,充分發揮互聯網的積極作用,營造文明和諧的網絡文化生態,形成網上正面輿論引導強勢。
筆者認為,針對網上存在的大量不健康內容、不文明現象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當然非常必要,而且要加大力度,力爭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但要想真正建立并形成文明和諧的網絡文化生態,光靠治理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最根本的還是要靠建設,網絡文化生態重在建設。
首先,要端正辦網思想。各網站應該旗幟鮮明地把“文明辦網”作為宗旨,把建設文明和諧網絡文化生態環境作為網站的價值取向寫進辦網章程。互聯網無論是作為工具還是媒體,它都是面向公眾的,是直接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因此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應該自覺地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各網站要充分認識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要求,加強自我約束和管理,抵制違法和不良信息傳播以及不道德行為,自覺接受公眾的監督,堅持高格調、高品位,用正確的導向、健康的內容、優質的服務贏得公眾的信任。絕不能允許在互聯網這個先進的時代列車上,裝載淫穢、色情、暴力、邪教、迷信等精神垃圾和文化糟粕。所有互聯網從業單位和人員,尤其是網站的CEO都應該正確認識互聯網的發展與社會進步之間的關系,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兼顧、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真正把互聯網建設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
其次,要加強網上優秀文化內容建設。內容建設是網絡文化繁榮發展的基礎,也是網絡文化建設的著力點。加大網上優秀文化產品生產傳播力度,可考慮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加強優秀文化的數字化建設,以博物館、圖書館、科研院所等機構為平臺,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作為繁榮網絡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原創文化精品的數字化,促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二是加大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扶持優秀文化作品的創作生產,整合文化資源,增強文化創作能力,擴大網絡文化產品的供給渠道,為網絡文化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三是加大對公共網絡文化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規模化、專業化程度高、核心競爭力強、實力雄厚的網絡文化企業和企業集群等等。
第三,要加大網站的管理力度。重點做好以下兩項工作。一是建立網絡道德評議制度。由網站成員訂立共同協定,成立評議會,不定期對網站成員在網絡新聞信息服務中的違約行為進行評議,對損害網民和網絡媒體公信力的行為給予批評、警告、要求道歉、同業譴責,直至提請政府管理部門依法查處等處置。評委會由專家、網民、網站代表、政府管理部門代表等組成,評議內容來自網民舉報、網站間相互監督以及政府管理部門在監管中發現后提交的問題。為大興網絡文明新風,推動互聯網站文明辦網。二是對網站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并形成制度。加強網站從業人員學習培訓,定期組織網站從業人員認真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互聯網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互聯網管理者的綜合素質。
第四,要建立評估、激勵機制。可試點開展“全國十佳建設網絡文化生態優秀網站”評選活動,以評促建,逐步建立健全網站正向發展的評估激勵機制。(華聲)
責編: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