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留住漸失的鄉村文化?
http://www.caoliu14.com?2010-03-11 16:51? ?來源:農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改革開放以來,農民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但鄉村文化卻正悄離我們遠去,這不僅制約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也制約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那么,如何留住漸失的鄉村文化資源?筆者認為,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應更多關注文化在鄉村漸失問題,挖掘鄉村傳統文化資源,探索農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使鄉村文化大戲在新農村建設中愉悅更廣袤的農村大地。
現實狀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文化需要傳承,需要聽眾,也需要參與者。一個缺少文化的鄉村是沒有生機的。然而,我們現在有些村莊,出現“早上聽雞叫,白天聽鳥叫,晚上聽狗叫”,這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當前農村文化的弱化、乏味。
一方面是鄉村文化冷清凋落,缺乏奮發氣氛。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后期及七十年代,農村的文藝演出活動很火爆,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激勵我們前行。然而,近幾年來,因各種原因村莊里的鼓不響了,鑼不敲了。而城里的戲劇團、電影隊也很少下鄉了,政府開展的“三下鄉”活動畢竟有限,鄉村已成文化被忽略或冷落的地帶。
另一方面是鄉村民間文化面臨著失傳危險。隨著電視、VCD、DVD、卡拉OK、電子游戲等大量進入鄉村,在城市文化的影響中,諸多民間文化傳統沒有了市場,諸多民間藝術后繼無人,一些承載著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皮影戲、木版年畫、龍舟鼓、剪紙等,都面臨著逐漸失傳的危險,各地民間的刺繡、泥塑、面塑、烙畫、年畫、民歌、書畫、曲藝、民間文學等也都不同程度陷入困境,甚至有的民間藝術已經瀕危或正在消亡。
![]() |
責任編輯: 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3-11多元文化融合是美好生活內在訴求
- 2010-03-11厲無畏談文化創意產業:21世紀世界要刮中國風
- 2010-03-11文化產業患“GDP崇拜”是發展誤區
- 2010-03-11代表委員:寄望文化"軟實力"發揮更大更強"硬功夫"
- 2010-03-11奚美娟代表:文化發展需品質先行 要市場更要藝術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