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版《西游記》在電視臺熱播,中國首部3D電視劇《吳承恩與西游記》也將與觀眾見面,張紀中版《西游記》在緊鑼密鼓的拍攝中,對比各種版本的《西游記》成為媒體報道的熱點。不只是《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都成為導演們爭相翻拍的重點劇集。
同一時間四大名著被翻拍,這背后究竟隱含著怎樣的文化現象?
名著翻拍成風,電視文化囊中羞澀
1958年,北京電視臺(現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一口菜餅子》打響了中國電視劇的第一槍,形聲并茂的表現形式吸引了不少觀眾。從露天演出到拍成錄像,從黑白到彩色,伴隨電視技術的發展,電視劇也日漸成熟。1987年王扶林版的《紅樓夢》曾創下70%的收視率。《西游記》(1986)、《三國演義》(1994)、《上海灘》(1980)、《新白娘子傳奇》(1992)等電視劇更是引來無數劇迷的追捧,造成萬人空巷的盛況。電視成為一個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員,看電視劇成為一家人每晚不得不做的“儀式”。四大名著要重拍,消息一出,便引來人們的熱議,同時也吸足了人們的眼球。
一部《紅樓夢》就有李少紅電視劇版、胡玫電影版、李平電視劇版《黛玉傳》等不同版本。各版本相互比拼,一時間“紅樓”再掀狂潮。
緊接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均被提上重拍的日程。乍看,古典文學一派欣欣向榮;細想,電視文學一片空空蕩蕩。四大名著被重拍是巧婦難為無“新米”之炊,炒冷飯以掩囊中之羞澀。
然而,近年來電視劇行業競爭激烈,取材常有雷同,觀眾埋怨故事老套,導演哭訴劇本劣質。翻拍一部老劇比創作一部新劇承擔的風險要小,依仗舊劇已培養的受眾,翻拍老劇至少能保證有部分人看。盡管翻拍老劇常會引來觀眾的大罵,但罵得越多,引起的注意就越多,收視率也隨之上升,投資商們賺的缽滿盆滿。電視劇本的青黃不接,導致翻拍成風,電視劇本難以突破其同一故事由不同人物在不同時代上演的固定模式。
![]() |
責任編輯: 金婷 |
- 2010-01-19是名著 更是一種情懷與高度
- 2010-01-14高校公布圖書館外借熱書榜 中外名著無一上榜
- 2008-01-21西班牙:名著“人物”漫步海灘促讀書